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高法:涉妨害疫情防控刑事审判既要及时 又须依法办案

原标题:最高法:涉妨害疫情防控刑事审判既要及时又须依法办案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俊)今天(3月10日),最高法发布第一批10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形势给刑事审判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他强调,刑事审判既要及时,又必须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所判决的每一起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对于时效性较强的涉疫情等案件,优先考虑、重点安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时效性较强的涉疫情等案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重点安排,依法及时审判。对于符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承认自己罪行等法定条件的案件采取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实现了“快立、快审、快判”。

据了解,截至3月4日,采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分别达51.66%、40.53%。

“当然,对案件相对复杂的,当事人对事实证据或者定罪量刑有异议的,还是要按照普通程序进行。”该负责人称。

值得注意的是,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各地法院开展在线诉讼活动,通过视频、短信等非接触方式完成文书送达、指定辩护等工作,59.3%的案件采取视频开庭审理。

该负责人表示,这既防止了羁押场所的病毒输入风险,又确保了刑事审判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确保所判决的每一起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从前期各地法院审结案件的情况看,都突出了一个“快”字,在“快审、快判”的情况下,法院如何保证审判质量也是公众关心的话题。

刑一庭负责人表示,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快,防控工作任务重,给刑事审判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而且时间紧、任务重。

他强调,刑事审判既要及时,又必须严格依法办案。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保所判决的每一起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并且,要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据介绍,前段时间各地法院审理的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多数是案情比较简单、明了,处刑较轻的案件,本着简案快审,疑案精审原则,很多案件是适用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尤其是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提高了审判效率。

“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严格依照法律关于速裁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的规定,依法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简化程序但不减损权利。对不符合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条件的案件,就必须按照普通程序审理。“他表示。

新京报记者王俊

相关阅读:
黑龙江鹤岗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张胜群被双开 怀念马克斯·冯·西多:凡人皆有一死,银幕上的圣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