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百姓和医护人员多一重安全保护——凌云太行公司全自动口罩机诞生记

原标题:让百姓和医护人员多一重安全保护——凌云太行公司全自动口罩机诞生记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袁立朋李皓通讯员张林徐辉

“把过轮调松一点,再把环切转刀的位置略微错一下,再开机试一次……好,这样正合适!”话机刚落,随着规律的嚓嚓声,一片片乳白色的口罩就从传送带上“排队”出来了。

3月7日上午,位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凌云太行公司试制车间异常繁忙,他们新开发的全自动口罩机刚刚下线,正在调试,就已经有客户派人来厂里等着提货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控物资供应紧张。凌云太行公司2月12日接到开发口罩生产设备的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们以最快速度完成,以缓解“一罩难求”局面。凌云太行公司第一时间调集骨干力量,全速攻关,15天后,第一台“TH-KZJ-I型全自动口罩机”成功下线。

与时间赛跑,把548种零件图纸“抢”出来

“疫情紧急,咱们兵工人责无旁贷,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把口罩机‘抢’出来!”接到任务后,凌云太行公司迅速成立了项目开发突击队,集结各业务口精兵强将,制定项目开发计划,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凌云太行公司手上的图纸并不齐全,不仅缺少十多个技术参数,关键的零部件装配图还缺失好几张。但是时间不等人,怎么办?“缺少图纸,那就自己画!”二十几个研发人员迅即赶到单位,凭着曾经生产过纺织机械的底子,他们对一张张图纸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经过一个通宵鏖战,口罩机全部548种零部件的图纸均绘制完成,技术参数得到核实补充,产品工艺方案也编制出炉。带着温度的图纸和工艺方案立刻被派送到分厂。

关键外协部件买不到,自己研发出来

“这个超声波焊接器是口罩机的关键部件,有了它,熔喷布、隔水无纺布、吸水无纺布、耳带和鼻梁压条才能成为一体。”凌云太行公司试制分厂厂长辛建社说。

虽然图纸完善了,但生产的过程一波三折。除355项自制零件外,其他都需要外部采购,可当时很多零配件厂家还未复工,拿货困难重重。采购人员直接开车到天津、北京、常州等地上门提货,不下高速,当天往返。即使如此,关键部件超声波焊接器依然没货。

面对新难题,开发团队决定“自己造”。说干就干,他们通过UG建模,对超声波焊接器进行模拟研究,在彻底搞明白其结构和功能后,自己动手开始研发。

刚开始,摸不准产品的规律,试制品不是焊不住,就是焊透了。大家反复讨论,一起头脑风暴。终于,在两天之后,他们自制的超声波焊接器诞生了,解决了生产试制的燃眉之急。

就这样,研发团队解决了数十项技术问题,保证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的稳步推进。

一线工人不够,研发人员就补上

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在外地过年的工人,回到厂后还需要居家隔离14天,一线人手紧张。2月19日,第一台样机要进行机械部分主体框架装配了,机加工尤其是机械装配现场的人手更加吃紧。研发团队见此情景,不约而同决定:“咱们自己上,必须保证进度!”

2月20日,口罩机机械框架组装完成。2月21日,355项自制零件全部完成加工,193项外协件也全部采购到位。2月22日,主体部分装配完成,开始进入机械、电器联合调试阶段。2月27日,凌晨2:00许,首台口罩机终于成功下线。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3天。

试验员开启电源,轻盈的电动马达声响起,一蓝两白三卷布料和鼻梁压条、耳带软绳一起输进机器,分别通过校正板和折叠压纹器,开始花边压辊,本体焊接、耳带焊接,再通过传送带进入分装计数器……整个生产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们这个产品,每分钟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60片,大约每天可生产6至8万片,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有可靠性、稳定性更高的优势。”研发人员介绍说。

“我们太行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兵工人的风采。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做好机器的生产交付工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尽一份责、出一份力!”凌云太行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增良说。

相关阅读:
31省区市累计治愈出院近6万人,连续27天治愈出院人数破千 “五一”前将表彰700名“成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