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他们在,一线医护人员们就像吃了颗“定心丸”
央视网消息:凌晨五点半,何隽已经洗漱完毕,正在准备医疗队进入方舱医院后需要用的物资。何隽是随贵州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的院感医生,近半个月来,她每天都是凌晨五点就起床。和何隽一样,此时的陈松婷也已经奔波在路上了。她的脚步很快,她要赶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检查当天防护用品的质量,查看防护用品的规格是否符合规范。
很多这样的院感医生在天还没亮时,就已经奔波在路上了。为了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院感医生总是比其他医护人员来得更早,回得更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个群体——院感医生。从穿脱防护装备到吃饭喝水,院感医生的职责就是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他们在工作期间出现交叉感染。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还要特别仔细,虽然不直接参与对感染患者的救治,但是却承担着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重要任务。他们在医患和病源之间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何隽总会准备好二十多种物资,有防护服、口罩、酒精、隔离衣等。她还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百宝箱”,里面有棉球、棉签等,是用来给从污染区出来的医护人员们清洁耳朵和鼻腔的。何隽所做的这一切准备,都是为了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
“这里有缝隙。”“这里要弄紧一点。”更衣室里,何隽正忙着检查队员们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天蒙蒙亮时,何隽和医疗队其他成员就一同到达了江汉方舱医院。
医护人员进入院区前,院感医生会提醒他们做好保护,同时检查他们的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设备的气密性,保证医护人员不会将皮肤裸露出来。在完成一系列细致的检查后,何隽将医疗队的23名医护人员一个一个送进舱内。
将防护到位的医护人员送进院区后院感医生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河北支援湖北的院感医生王靖正在处理医疗组队员们使用过的衣物用品。眼下,护目镜是最为紧缺的物资之一,需要消毒后循环使用。而消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先用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半小时,然后用流动水冲洗三遍,再晾干打包。医疗组没有特别大的量筒,要配好20升的浸泡液,需要王靖和其他同事用容量为500毫升的矿泉水瓶一次一次地接水。
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空间里,弥漫着氯和酒精的气味,王靖和其他院感医生身穿隔离服、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护目镜,工作不到20分钟就全身湿透。但为了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们拼尽全力。
院感医生还要随时监控医护人员的情况。陈松婷在工作时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电话里说一位进入隔离病房的护士出现了呕吐情况。陈松婷马上询问:“是哪位老师?你问她怎么处理了没有?她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原因吐?还是因为护目镜太紧了?……”
经过沟通,陈松婷确认了导致护士呕吐的原因是护目镜太紧。在处理完问题后她打开了每天都要看很多遍的《云南驻咸宁市中心医院医疗队医院感染防控手册》,将这次经历的突发事件和得到的经验及时备注在了手册上。工作中,有些突发细节不是一开始就能想到的,院感医生就需要随时将这些小细节总结落实在随后的工作中。
除了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院感医生需要把控的环节还有很多,清洁消毒流程、患者转运、医疗废物转运、标本运送,只要存在感控风险的环节,就一个也不能放过。
把医护人员武装得严严实实送进病房,还要把他们从污染区安全地接回来。然而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因为从污染区出来后,所有的防护装备都已经被污染,医护人员需要在不接触污染面的情况下脱掉防护设备。“闭眼,憋气。”院感医生正在为医护人员换上新的口罩,摘手套、脱防护服……院感医生都要在旁边全程指导和监督,这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刻。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驻地后,陈松婷也没有闲着,她再次对《医院感染防控手册》进行完善,落实之前发现的感控问题。她说:“要回顾我们队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包括前几天发生的一些医护人员在病区内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职业暴露问题等。我要追踪每一个人的信息,问他今天的状况如何。”院感医生力求让每一个人都做到“科学防护”。
说起院感医生,医护人员都是笑着的:“他是我们的保护神。”“有她在的话,我们就像吃上定心丸一样。”这样一份安心和依赖的背后,是院感医生的辛苦付出。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王靖脱下了防护服走出了医院,她终于能松一口气了:“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我这里是最后一道关,他们安全出来了,我们才能保存战斗力。”同样刚刚结束工作的院感医生李红霞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和其他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们能一块平安地来,再一起平安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