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罗强主持召开研究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期间执行情况专题会议

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力以赴促民生稳就业

3月6日上午,我市召开研究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期间执行情况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期间执行情况,安排部署今年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收官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罗强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大力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民生事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民生事业发展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亟待深化。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放眼长远,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力做好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收官工作。

罗强强调,一要全力冲刺各项收官工作。高标准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深入落实“818”专项规划,高质量实施“优教成都”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全面强化落实稳就业措施,大力实施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控车减油、综合执法、科技治气“六大行动”,深入实施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特别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对标国内公共服务一流标准,高水平谋划我市民生事业领域“十四五”规划工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高水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主动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注重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注重民生领域“放管服”改革,高度重视民生安全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持续关注重点领域和特殊群体,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上,市发改委汇报了我市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规划进展情况。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分别汇报了教育、养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十三五”期间发展情况。

市领导谢瑞武、刘筱柳、刘玉泉、王平江、刘旭光、敬静,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会议。

【新闻链接】

据悉,从目前10项民生指标具体情况来看,我市人均预期寿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3项指标已提前完成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医保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镇新增就业数、棚改户等指标都已达到进度要求。(记者常斐赵荣昌)

原标题:我市召开研究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期间执行情况专题会议罗强主持并讲话

相关新闻

我市“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等涉及民生的10项指标提前完成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成都市研究民生事业领域“十三五”期间执行情况专题会议上获悉,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市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和3年行动计划,推进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卫生、教育、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扶贫脱贫等目标任务已提前达成。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全力以赴促民生稳就业

涉及民生的14项指标有望提前完成

“十三五”以来,我市聚焦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和服务工作,民生事业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市“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推进良好。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等涉及民生的10项指标提前完成。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40所,现已建成689所,计划新增学位28万个、现已新增学位17万个;2020年还将新增学校150所,新增学位13万个。“十三五”以来3次提高全市低保标准,逐步建立起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高,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7%和65%,较“十三五”初期均提高超过20%。

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121个,每千人实际开放床位数8.98张,卫生技术人员18.49万人,千人医师数4.13人,医疗卫生综合能力在一线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

推行基本公共服务改革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早在2017年,为高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高水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我市启动了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感发展”。截至2019年底,在实施生态环境攻坚方面,全市人均公园面积接近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实施市政设施攻坚方面,实现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41公里以上,轨道交通对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50%,市民出行生活更加智慧和便捷。实施公服设施攻坚方面,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89所,新增学位17万个,建成三级医疗机构74家,规划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疾病防控设施,有效补充幼儿园、中小学学位缺口。目前,全市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开工2072处,已达总目标的73.56%。

时间推进到2018年,我市启动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多元化供给模式和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构建“底线民生、普惠民生、品质民生”的大民生格局。按照“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在国家清单81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价格临时补贴、疾病应急救助等项目,我市基本公共服务政策项目达到96项,达到或超越部分一线城市,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成都标准”。同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研判机制,结合群众合理性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按照“只增不减、基本优先、提升标准”原则,每年对我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在推进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中,以国家五项试点(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工程、城企联动普惠托育服务工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产教融合、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试点)为抓手,着重在社会养老、育幼、职教等领域集中发力,积极对上争取衔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试点示范等举措,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服务供给机制,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发挥社区贴近基层群众和承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优势,加快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截至2019年底,共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1776个,新增小区党群服务站901个,打造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范围点位66个,“15分钟公共服务圈”服务更加便利、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服务效果更加满意。(记者赵荣昌)

相关阅读: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企业专场招聘 2000余岗位吸引近万名求职者 疫情防控聚焦聚力 复工复产抓细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