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鸣惊人,当唤起生态反思
来源:红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引导公民逐步转变落后的生活风俗习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作为生态危机的突出表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以众多生命为代价,向全社会下达了革除“反生态”陋习的攻坚令,也打响了共筑生态文明的信号枪。“疫”鸣惊人,我们应当从生态反思中引“疫”为戒、举“疫”反三,从而“疫”劳永逸。
“疫”鸣惊人,生态反思应当引“疫”为戒
新冠肺炎疫情“祸起野味”,究其根本,源于我国传统民俗中广泛存在因“音似”求取吉利的表象化文化。如“鹿”与“禄”同音,“蝙蝠”与“遍福”谐音,因而被奉为“野味佳肴”备受追捧。诚然,在资源匮乏的年代,将野生动物视为“资源”加以利用,是历史的客观选择。但在今天的中国,滥食野生动物早就与补充蛋白质的必要性无关,而是一种追求“野味”滋补、猎奇炫耀的畸形消费观,不知不觉就会触发“病毒库”的“潘多拉魔盒”。据统计,70%以上的新兴疾病来自野生动物,其中传染性极强、致病率极高的SARS、MERS、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等自然宿主更是直指蝙蝠。嗜食生猛野味、生存空间重叠等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自发性接触”,使各类病毒和病菌在人畜之间加速扩散,极大增加了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潜在风险。野生动物并非食物、药物、玩物,引“疫”为戒,才能避免“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人间悲剧再次上演。
“疫”鸣惊人,生态反思应当举“疫”反三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举“疫”反三,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法治”刚性力量。“抗疫”期间陆续出台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及各地各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等,均意在破除发展积弊,以法治引导约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德治”柔性约束。传统民俗虽产生于民间,是千百年来形成并传承的生产生活经验及智慧,但在社会转型期,一些民俗现象落后于时代发展,甚至具有“反生态”局限性,应在当代生态环保建设新要求下辩证看待、去粗取精,以“移风易俗”赋予其“新时代生命”。
“疫”鸣惊人,生态反思应当“疫”劳永逸
“疫战”过半,胜利在望,要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典时期“什么都敢吃”的教训,时隔17年又重现中华大地;甲流时期“用公筷”“分餐制”大行其道,很快又在“时过境迁”中销声匿迹。“疫”劳永逸,要注重从源头上提升生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互为存在、和谐相处、共荣共生。自以为站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应当始终牢记:循序自然规律、善待其他生命,才能确保自身生存发展,否则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严惩。“疫”劳永逸,要倡导从根本上践行生态行为。要从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等一些具体道德行为做起,不断向生态修复、生态审美、生态责任等高层次道德规范迈进,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行动自觉”的殷切嘱托。
引“疫”为戒使我们吸取教训,举“疫”反三使我们革故鼎新,“疫”劳永逸使我们行稳致远。“疫”鸣惊人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契机,我们要化危为机、积行成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添一抹“生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