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农产品供应信息平台助农户销售蔬果400多万公斤
新京报讯(记者杨亦静)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京郊不少种植户的农产品销售,为解决农产品直销,给农户更多销售渠道,2月5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开发的“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平台已上线一个月,共有465个农业生产主体在平台发布农产品信息,截至目前平台已经累计帮助促进销售蔬菜和草莓431.6万公斤。
昌平草莓种植户告别滞销
草莓种植户李瑞霞在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有三亩地,种植红颜、章姬等品种的草莓。今年过年前,看着大棚里的草莓红艳艳的,想到过年期间将有很多市民来采摘草莓,李瑞霞的心里很开心。
大棚里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受访者供图
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的时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突然铺天盖地袭来,原本是草莓采摘旺季,但鼠年新年的前几天完全没人来地里采摘,眼看着一颗颗草莓由绿变红再变成深红色,最后慢慢烂掉,李瑞霞却没什么好办法。“疫情发生太快了,突然之间村都封了,不可能有人来采摘,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李瑞霞尝试通过微信等渠道宣传自家的草莓,虽然也有一些订单,但销售量有限。
元宵节时,李瑞霞在一个种植群关注到农业农村局开通了“北京市农产品供应信息平台”,她第一时间在平台的小程序上注册发布了滞销信息。“陆续有人给我打电话订购草莓,都是北京市里的,有通州、顺义的,也有西城、东城的。”从第一次发布消息至今,李瑞霞的草莓销量一直不错,“有人订购,量大的话我就开车送过去,量小就发快递。”目前李瑞霞家里日产数十斤草莓销量不错,虽然价格比往年低了一些,但烂在地里没人要的情况解决了,“我家的草莓差不多能卖到6月,这个平台为我们种植户解决了滞销问题。”
大棚里的草莓准备装盒出售。受访者供图
农场销售5000多公斤滞销蔬菜
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还有位于朝阳区金盏乡的中农春雨农场,从过年开始,农场有15000多公斤的农作物滞销。
农场里蔬菜大棚种植的蔬菜。受访者供图
“主要是叶菜,还有一些西红柿、红薯等蔬菜。”农场经理田利静说,冬天农场里共有6个蔬菜大棚持续种植,每天可以生产约800斤的新鲜蔬菜。一般来说,春节后是农场的销售旺季,但受到疫情影响,农场的不少销售人员过年回老家后,难以返回,加之物流不畅,销售方面出现了问题。
田利静说,市农业农村局得知了农场滞销的消息,有人打电话来统计滞销农产品的数量,帮忙发布在平台上。农场将多种蔬菜装在套餐礼箱中出售,随着信息的发布,不少市民打电话订购,“这些天共销量达5000多公斤,每天都能接到30到50个订单,销售情况甚至比往年还要好。”
套餐礼箱中的各种蔬菜。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目前中农春雨农场正在进行露地蔬菜的备耕,果树也在进行修剪,等到天气更暖些,春耕将全面进行。
多项举措保证农产品销售
据悉,近期市农业农村局下大力气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经营规模在3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有1000余家,全部纳入帮扶范围,迄今已帮助有需求的650余家解决了贷款需求、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产销对接、技术需求等问题,遴选了163家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和20家农业龙头企业,摸清实际困难,建立动态问题台账,逐一挂账解决。
针对农产品和农业物资运输不畅问题,印发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申请跨省“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应急物资调拨(转运)证明函>的通知》,自2月8日起重点解决“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跨省运输不畅问题,截至3月1日,市农业农村局共为28家企业发放应急物资调拨(转运)证明函和通行证153份,涉及各类应急物资共计2118.81吨,其中蔬菜类1321.385吨、占62.4%,饲料类269.9吨、占12.7%,兽药类365吨、占17.2%,其他类162.525吨、占7.7%。
联合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于2月19日印发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京政农发〔2020〕14号),确保我市范围内“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的正常流通秩序,保障农业生产企业正常运营,组织农业生产主体对接本市114家物流运输服务企业,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针对部分农产品“滞销”问题。
同时,开发了线上“北京市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截至目前,已为465个农业生产主体累计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886条、农资需求信息50条,组织农业生产主体与16家大型商超、4家电商平台对接。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编辑唐峥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