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哪些高精尖设备投入战疫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治愈率上升、病亡率下降”的态势明显。截至3月4日,全国累计治愈病例数与累计死亡病例数比值从2月1日的1.08:1扩大到目前的17.3:1,救治成效不断显现。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离不开先进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防治中,ECMO、移动P3实验室、移动CT等高精尖设备都投入了救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设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ECMO:危重病人的体外生命支持者
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是一种用于协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急救设备。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通过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暂时替代心肺功能。据体外生命支持组织数据显示,它救治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院内生存率约为41.4%。
胡先生是武汉第一例使用ECMO成功救治的重症患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仅两天就出现白肺,重度呼吸衰竭。使用ECMO后,7天开始好转;撤下ECMO后,肺顺利复苏;又过了3天,可以拔管撤下呼吸机,之后离开重症病房并顺利康复出院。
疫情发生以来,随着确诊和危重症患者增加,湖北省对ECMO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关部门从全国范围内紧急征调,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紧急采购,还有一些驰援湖北的医疗队随身携带。据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共有67台ECMO支援湖北。
移动P3实验室:每个实验室日检测200份样本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移动P3实验室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可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不但能保障实验人员安全,还配备有各类先进仪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关部门同时从中国CDC、中国医学科学院、广东省CDC调集了3个移动P3实验室支援武汉,主要为方舱医院提供核酸检测,哪儿有需要,就开到哪儿去,一个实验室每天大约可检测200份样本。
移动CT:疫情防控的“轻骑兵”
目前,CT是新冠肺炎病情诊断的重要手段。在常规的疑似病例检查中,患者需前往放射科排队等待扫描。而移动CT,则是把机器推到病人旁边检查。相比起来,移动CT的优势就很明显。
第一,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例如,移动CT影像车开进方舱医院,可尽早为病人进行CT检查、对提高方舱医院的住院周转率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具备灵活机动性。移动CT影像车可以更好地下沉到社区、街道以及各类救援现场,随时随地停车检查,不用病人自行前往定点医院。
第三,可防止交叉感染。把移动CT影像车开进方舱医院,可有效避免疑似感染者跟健康人群或者是非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隔离开,防止交叉感染。
例如,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配备的2台移动CT,内置了操作间、检查室,操作简单易上手,检查高效便捷,一个胸部CT检查时间不足3分钟。此外,车上还配置了“全球影像”云PACS系统,可通过远程网络和专家团队对接,实现远程阅片、远程会诊,远程人工AI辅助诊断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收治患者的方舱医院CT检查要求。因此,移动CT成了疫情防控的“轻骑兵”。
负压救护车:“移动的N95”
负压救护车与日常见到的救护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负压”二字。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救护车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交叉感染,因此也被称作“移动的N95”。
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比如2月5日前后,火神山、雷神山建成之时,当时就有20余辆负压救护车待命。负压救护车上还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全套抢救设备,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这在普通救护车上是难以想象的。
在疫情防控之初,大量的患者急需转运救治,负压救护车需求紧缺。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仅用10天就下线了244台负压救护车,送往防疫一线。目前,全国负压救护车日均产能已经超过100辆,重点企业已经累计生产将近2000辆,运抵湖北的负压救护车达到了690辆,其中武汉就有329辆,总体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保障医疗设备尤其是危重症救治的医疗设备供应,中央各部委各司其职,从各个方面调配资源;各省市都纷纷行动,对口支援,尽最大力度救治危重症患者;相关企业为湖北提供约6.5万台(套)医疗设备,其中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湿化治疗仪等。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