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惊蛰虫动,禽畜如何防虫防病?

原标题:惊蛰虫动,禽畜如何防虫防病?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今日惊蛰,大地回暖,百虫复苏,温暖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也适宜部分疾病、虫害的传播。因此,惊蛰之后,仲春季节,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也是家畜家禽防疫工作的关键时刻。

防重于治,勤通风多消毒

气温回升,春暖花开,熬过寒冬的禽畜,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正处在低潮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家禽创新团队健康养殖岗位专家武书庚表示,“此时动物容易发病和死亡,要坚持‘防重于治’”,做好禽畜疾病预防工作。

禽畜春季防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武书庚介绍,“第一,要注意舍内通风换气,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舍内养殖的动物如蛋鸡、肉鸡、猪等,注意保温与通风的平衡,选择在中午暖和的时候通风,但不能完全打开窗户,进来的风不能直接吹向动物身体。第二,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是消除疾病的简单、有效、低成本的方式,还可以去除舍内的灰尘,需要注意消毒的彻底性。舍内每天都要消毒,舍外隔天消毒,养殖场周边每周定期消毒,常规的大门口、舍门口的消毒池、洗手盆,均需检查消毒液的有效性。消毒剂也要轮换使用。引进禽类前,建议采用四步消毒法,即2%碱水-清水冲洗-氯制剂-甲醛熏蒸。第三,使用营养全面的饲料。这可以帮助禽畜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充分发挥动物生产潜能。因春季青绿饲料短紧、动物代谢旺盛,且经历了漫长的冬季后,机体的营养缺乏、抵抗力变差,此时对营养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春季更需要较高的营养水平。营养素要考虑动物生理阶段、生产目的、采食情况。春季是配种的旺季,对于种公猪、鸡、牛、羊,要适当补充营养,以提高公畜禽的性欲和精液质量。”

科学的管理可以降低禽畜的病虫害风险,同时,还要注意减少春季禽畜的应激反应,武书庚说,“要注意禽畜在春季的冷应激,适当增加禽畜的能量储备,可以减少冷应激反应;适当免疫和抗氧化调控,可以减少免疫应激反应;保持安静、防止陌生人进入畜禽舍,可以降低禽畜惊群的现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患病的禽畜要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疫情影响,保持良好心态

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养殖业出现了一些特定的困难,武书庚说,“研究证明疫情与猪、禽、牛、羊无关。而居家办公等,使得厨房需求比以往更多,因此动物产品需求量有所增加。但同时,因为疫情,使得动物产品销售均受到影响,动物养殖面临着“喂不饱,销不掉”的窘境,多地养殖场已出现饲料短缺、蛋价骤跌的现象。”

不少养殖业主的生产激情不高,生产计划相对保守,武书庚说,“养殖生产需要的饲料运不进来,部分屠宰厂关闭,养殖猪鸡牛羊被迫压栏,养殖人员无法及时复工,在建和拟建养殖场进度延后,生产的禽苗销毁、青年鸡毁约,这些因素造成养殖场户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忽视对动物饲养的重视和管理,造成疾病”。

武书庚表示,长远趋势仍是向好的,“2020年生猪养殖利润空间仍较高;因非洲猪瘟、蛋鸡存栏、新冠疫情、禽流感影响,短期内蛋价较难提振,但从长远看,鸡蛋是家庭必备、需求相对稳定,待疫情得到控制、社会秩序恢复,鸡蛋流通和需求将逐渐恢复,蛋价走势终会回归基本面,2020年禽蛋行情会维持不太差的水平;牛羊肉产量不高,赚钱会持续。”

长远趋势向好,但如何克服当下的困难,武书庚建议,“第一,提高人员防护意识,保证养殖人员健康,全面的封闭管理,强化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区分开管理,尽量减少出入口。第二,做好物资储备,保障生产物资供应,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储备足够饲料原料、疫苗、兽药等。第三,优化饲养管理,定期开展健康评估,及时淘汰老、弱、病、残、不生产的动物。加强舍内通风。优化饲料配方,改善饲粮营养配比,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严防有害生物,做好无害化处理。第四,完善生物安全体系,预防传染病(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在疫情期间暴发。第五,做到疫病免疫监测,对超过免疫保护期或抗体不达标的群体及时补免。第六,做好应急协调,保持与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产业专家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防病防虫,动物也有虫害

春季是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对于禽畜来说亦是如此,武书庚说,“常见的春季疾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大肠杆菌病等,都应该格外注意。”

禽流感是春季最常见的禽畜疾病之一,同时,由于饲料禁抗政策的实施,2020年将成为无抗元年,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呢?

武书庚说,“首先,营养是动物最好的保健品,一切抗病的基础都是营养素,只有精准地供给动物需要的所有营养素,才能保证其产生良好的免疫、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确保生产潜能发挥。其次,也要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具体方法有: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饲喂营养全面充足的饲粮、可确保家禽具有较高的免疫力;定期检测家禽抗体滴度,适时免疫;做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一旦发病,则执行农业农村部日前编制发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

除了疾病,禽畜也同样要预防虫害,武书庚说,“春季,温度、湿度合适,寄生虫生长繁殖旺盛,因此要注意寄生虫对禽畜的危害。以鸡为例,常见的鸡寄生虫有三种。第一,鸡球虫病,15-45日龄鸡群多发;症见腹泻、便血,生长停滞,精神迟钝,呆立,消瘦死亡,死亡率高;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及消毒,注意鸡群密度;可用丝兰提取物、植物提取物等防治。第二,鸡蛔虫病,3-4月龄鸡群易感,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不足时发病严重;寄生于鸡小肠,为圆形线状虫体;症状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应保证供给营养充足、平衡的饲粮,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第三,鸡绦虫病,鸡群通过食入蝇类、蚯蚓等中间主体内的似囊尾蚴感染;症状为下泻,粪便常带有血液和绦虫体节,剖检小肠有节结或炎症,肠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病鸡临床症状为喜蹲畜圈栏杆,或缩头呆立,频繁饮水,消瘦体弱。治疗方式为禽虫清拌料,一日2次,连喂2-3天。”

相关链接

养殖业常规虫害防治方法

猪:预防猪瘟、感冒、伤寒等

春季易发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猪蓝耳病等。武书庚说,“春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猪群易感冒,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在保温的同时还要加强通风换气。春季防病,做好抗体监测和预防接种;寄生虫病表现为饲料利用率降低,健康受损,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选择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全群驱虫,驱虫后的粪便集中堆肥处理”。

积极消毒、改善猪舍环境是主要的预防方式,武书庚说,“每周一次消毒:带畜禽消毒,采用喷雾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等消毒剂;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出全进式消毒,用2%至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产房及幼畜培育室消毒,可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工作人员要建立严格的消毒意识,对衣物及动物的饲槽、饲具及接触的物品均进行彻底消毒,从而消灭微生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此外,家庭小规模养殖同样需要防治,武书庚说,“家庭养殖首先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其次注意补栏时机,春季是农户补栏的高峰期,应做到雨天不补栏;天气变化时不补栏;仔猪精神状况差的不补栏;来源不明没有免疫标识的不补栏,以防留下疫病隐患。其三,注意饲粮来源,以防畜禽误食腐败或霉变的饲粮导致中毒或腹泻等病症”。

牛:预防感冒、寄生虫等

牛春季多发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瘤胃鼓气、瘤胃积食和牛体表寄生虫病。武书庚表示,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第一,防止天气突变时家畜受寒,发现病牛要及时隔离。第二,禁止投喂霉变、腐烂饲料,避免过食青贮饲料。第三,科学接种疫苗,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

羊:疫苗免疫、体外驱虫

羊春季常见病有羊梭菌性疾病、羊痘、羊支原体肺炎以及各类寄生虫病等。武书庚说,“春季预防羊传染病发生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疫苗免疫。要做好羊三联四防疫苗的免疫工作,谨防羊快疫、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的暴发,同时做好其他疾病的免疫工作。提高羊群抵抗力,当天气骤变时要注意防寒保暖。春季3-4月应给羊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

水产:严格操作全程管理

针对水产养殖,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用于指导各地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武书庚解释说,“该指南从种苗生产、养殖生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饲料和苗种等投入品及养殖成品运输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养殖户可以下载参考”。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靖远果农忙完修枝忙除害 保证百亩香水梨安心过春 国台办回应美涉台法案:台当局总想以这种形式挟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