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险能为复工做点啥?保停业损失,还保工资!政府还补贴

原标题:保险能为复工做点啥?保停业损失,还保工资!政府还补贴

“我已经领了好几个平台的免费保险了。”广州的李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不过她可能不知道的是,现在不仅有新冠肺炎免费保险可以领,她还有机会获得疫情下的其他保险保障。

近期,不少险企都推出了复工复产相关保险产品,记者注意到,不仅有面向企业员工的人身保障类产品,还有面向企业的雇主责任保险、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等。目前不少企业已复工复产,在此阶段,保险能起到哪些作用?

以国寿财险推出的雇主责任保险附加法定传染病扩展保险条款为例,这款保险主要面向企业,按照规定,该产品的责任为员工因工作原因患法定传染病而导致人身伤亡,依法由企业承担的赔偿责任及由此引起的法律费用,保额最高为每人60万元。

水滴保险研究院资深保险分析师赵亚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规模以上的制造业等企业而言,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对其复工复产的影响有限,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来说,责任险等产品确实能降低其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营业损失、员工补偿损失等。

保什么?

员工安全、工资及企业停业损失

近期,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复工保”等产品,对企业职工罹患新冠肺炎而导致的身故及伤残进行保障,增加其复工的安全感。

保险公司还针对企业层面推出了多种复工复产保险,那么这些保险究竟保什么?

最常见的如雇主责任保险,在扩展责任后,这类保险不仅能对企业雇员因工伤及职业病导致的死亡、医疗费、误工费用进行保障,还能保障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上述提及的国寿财险推出的雇主责任保险附加法定传染病扩展保险条款便是其中一例。

另一种较为常见则是为企业停业损失、中断营业等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例如平安产险北分推出的“乐业福”(复业版),除保障企业日常运营遭受自然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外,还增加了因此次疫情政府部门要求停业、封闭或隔离导致的停业损失。据悉,该产品上市仅2天,北京市就有1193家小微企业投保。

吉林省也有这类保险产品,主要保障中小微企业因政府疫情防控要求企业停工停产所导致的产品损失、营业损失,甚至包括停业期间员工的工资,每家企业的保额封顶400万元,保险期限是6个月,具体的赔付标准为,工资支出每个人每个月最高按6000元赔付,营业中断日每日赔付不超过1万元,赔付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鹏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些保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特别是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因新冠疫情而引起的停工停产的损害。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企业和员工都有可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面临不同的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法则、精算模型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将本应该由企业或者员工所承担的风险在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担,减轻企业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受到的损失。

不过,王鹏鹏也认为,此类保险产品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产品期限来看,一般不超过6个月。从赔偿金额上,存在一定的限额。“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期限或者赔偿金额,或许能够弥补部分损失,但并无法完全覆盖。”

贵不贵?

有地方政府补贴八成保费补贴力度影响企业投保意愿

若企业能够“带着”保险复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主对后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产生损失的担忧。但仍有企业老板担心保险费的问题。

一位律所老板对新京报记者坦言:“其实有保险肯定是好事儿,但是费用问题还是最关注的,因为当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压力已经很大了,像员工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千块钱,所以即便保费只要几万元,也要考虑考虑的。”

那么,这类保险的价格到底如何,企业买得起吗?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复工复产保险的保费不少都有政府补贴,补贴之后,企业所付保费基本为几万元,有的甚至只需几千元。

例如吉林省,其财政拟安排4000万元,拟在全省选择100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承保,每户保费封顶为5万元,其中,政府承担80%即4万元,企业仅需承担1万元。

镇江市也有此类保险,据悉,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或产值确定投保方案,保险金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对应保费分别为0.6万元、1.2万元、3万元、6万元和12万元,按照规定,企业投保费用由市财政补贴50%,企业仅需承担50%。

赵亚鹏认为,此类产品的费率不低,因此,政府补贴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保意愿。

险企风险大吗?

存在一定风险共保模式可分散

值得探讨的是,这类产品固然有其价值,但对于保险公司经营而言,风险是否可控?

赵亚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政府承担了包括疑似病例在内的患者治疗费,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死亡率相对SARS病毒而言较低,所以从理赔端看,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有限,因此大部分险企会通过扩展产品责任等策略培养一部分有风险保障意识及保险消费体验的用户。“而对责任险等财产保险来说,财险公司在风险识别、事前预防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此类产品通过在费率厘定、分保等环节来控制定向成本带来的风险。”

王鹏鹏认为,保险公司经营此类产品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先,保险公司在精算模型中应该合理设定风险的参数,以保证产品符合大数法则的一般规律,以避免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其次,保险公司应严格遵守监管部门的相关特定,避免因合规所产生的风险。此外,保险公司在保费设计上也存在风险。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带有政府定制或财政补贴属性的复工复产保险多采用保险公司共保模式进行承保,也就是说,有多家保险公司共同联合对同一笔保险业务进行承保,这样一来,单家险企的承保风险也会得到有效分散。

新京报记者潘亦纯编辑李薇佳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公司撞名"新冠"后营销电话接不停 经理:不想炒作! 初步证明 中医治疗可缩短新冠肺炎核酸转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