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原标题: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新京报讯(记者杨亦静)每年春节到初春时节,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关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离开家乡,忙碌在祖国最南端的田间地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省南繁基地出现用工短缺、物资短缺、出行不便等问题,基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地里加班加点工作,用汗水浇灌着500亩南繁试验田,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不误农时、力保春耕。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南繁基地里的番茄苗。受访者供图

工人短缺育种专家每日工作10小时

三月初的北京春寒料峭,在两千里之外的海南省三亚市,最高气温已经接近30摄氏度。位于三亚市落根洋地区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种质创新南繁基地里,工作人员顶着烈日进行收种工作。

自春节开始,疫情逐渐在全国蔓延,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正是南繁育种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北京市在海南南繁的历史已有60余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海南南繁育种也有20多年。

“一般春节前后,我们的海南基地会雇用大量当地的工人,帮着移栽、授粉、收种等等,也有很多冬季从北方专程到海南参与育种工作的技术人员,但今年都没有了。”北京农科院南繁基地的工作人员杜雨宪告诉记者,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几十年以来的南繁节奏,完成既定任务的难度变大,“最近是忙着收种的时间,但是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工人短缺,基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主要靠自己完成这些工作。”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许勇在基地忙碌。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每年冬天都会到海南育种,今年也不例外,春节前就已经在位于海南乐东县九所镇的国家西甜瓜改良中心南繁基地里忙碌起来。

疫情暴发的一个多月里,许勇研究员从未离开过基地,每天与西瓜和甜瓜为伴,顶着烈日进行田间调查、选配组合、挂牌记录,每天在田间工作超过10小时。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李海真在田间忙碌。受访者供图

南瓜育种专家李海真也在海南的基地里度过了鼠年春节,在祖国最南端的西葫芦、南瓜田间,亲自上阵、杂交授粉。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节共有4个育种专家在基地工作。为了在疫情期间做好育种工作,番茄育种专家李常保在大年初四就赶到三亚,隔离期满后第一时间进入试验田,独自调查、一人选种。

烈日炎炎 2000份育种材料一人管理

据了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在海南的南繁基地共有三个,数百亩的育种基地里,今年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在一起只有20人左右,需要承担500多亩繁重的育种工作。

在我国最南部的海南省,即使是2月,气温依然能达到28摄氏度以上,这种温度在北方已是盛夏季节,但为了顺应农时,按时完成育种工作,每个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地里劳动数小时。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耿传义在辣椒基地。受访者供图

蔬菜中心聘用的技术人员耿传义,每天守着80亩的辣椒基地,今年的工作是2000多份辣椒材料繁殖加代。冬天,这些辣椒在海南顺利生长一季,加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等到北方天气转暖,再把种子拿到北方继续繁育。2000多份辣椒材料主要依靠耿传义一人照料,他每天孤独地在田间收获、考种、脱粒、称重。

疫情期间,基地里不仅用工短缺,物资也有短缺的情况,口罩、体温计、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主要依靠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供给,工作人员在育种的同时,每天还需要按时消毒公共区域,每天早晚测量工人体温等。

确保疫情期间南繁育种 蔬菜专家每日高温工作10小时

南繁基地。受访者供图

目前,基地里的西瓜、南瓜、茄子、番茄、黄瓜等蔬果的育种工作顺利进行,“一般海南的育种工作到3月底就完成一大部分了,还有一小部分等到5月结束。”杜雨宪说,等到北方春暖花开,海南的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又会像候鸟一样“飞”到北方开展夏季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科学健康饮茶倡议:不可将饮茶等同于吃药 3月3日6时至18时 天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