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防控精准 服务暖心

原标题:防控精准服务暖心

近日,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返程人员逐渐增多,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的人数规模和流动幅度也随之增大,基层防疫工作难度加大。如何充实和加强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力量?如何在严守社区第一道防线的同时做好便民服务保障?北京市西城区以“绣花功夫”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

把好入口关监管无盲区

“您好,请问您是否有本小区的出入证?”小区保安员将一位没有出示证件的“居民”拦了下来。“没有,我就住在这个小区。”来客答。“如果您是住在这个小区,请说一下您住哪楼哪号。如果您是刚从外地回来,按照北京市防控要求,您需要在家隔离14天……”

这一幕来自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对辖区内20家物业公司、200余名保安开展的再培训。为落实夜间各小区、平房区物业保安和街巷准物业保安的防控责任,社区对物业保安、返京人员登记等作出明确要求。

西城区坚决把好入口关、看护关,确保守住门、管住人,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在全面排查过程中,什刹海街道坚持线上报到与线下登记联动,依托“京心互助”“北京市疫情数据跟踪系统”建立返京人员数据库,实时追踪更新。强化远端控制,建立街巷端口与社区平台通联机制,卡口每半日通报外埠来京登记情况。属地社区开展网格化排查,实施专岗跟踪,逐人建档立卡,确保落地一户、登记一户、看护一户。

对内则将人性化管理落到实处。2月14日凌晨2点,赶在风雪来临前,什刹海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科长伊江把一名在辖区内发现的流浪乞讨老人送到定点医院救助。伊江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街道为辖区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都申请了救助金,发放了口罩等防护物资,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落实好企业防控措施,大栅栏街道煤东社区专门建立微信群,重点企业负责人进群报到,实时报告职工和单位到岗复工情况。建立联络机制,由社区联合食药监、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开展企业走访,并设立企业防控工作指导员,一对一开展情况摸排、知识宣传、措施指导等工作,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当前,北京街道社区仍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西城区已对全区1300多个小区、1.1万多处平房院落、48.9万余户居民,进行全覆盖排查,对具备封闭管理条件的小区做到“应封尽封”,特别针对116个无物业小区、平房院落,由属地街道统筹,及时做好小区人员出入管理、集中生活区消杀、清扫保洁、废弃口罩收运等服务保障,确保管控到位无盲区。

“网络菜篮子”保居民安心

疫情期间买菜难?线上预定、一键购买、无接触配送、蔬菜直通车、家门口取菜……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使出十八般武艺,用“不见面的菜篮子”确保居民蔬果供应安全,便利又贴心。

为全力打通辖区居民生活消费最后一公里需求,展览路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街道社区资源优势建立“防疫服务站”,提供“无接触一站式服务”。协调物美、多点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服务型企业,通过居民线上APP下订单、短信告知预订结果、组织专用车辆配送、社区对货物二次消毒、指定点位取货等方式,真正实现“无接触配送”。

对于一些习惯去菜市场选菜的居民,市民服务中心协调蔬菜直通车进驻社区。每天凌晨,各蔬菜直通车工作人员就佩戴好口罩、手套开始组织挑选新鲜菜源,以保障一大早“菜到社区”。对于行动不便又不会线上下单的老人,社区防疫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通过电话问询,帮助其采购所需物品并送货上门。

区商务局还引导把线下市场“搬到”线上,大型商场开展社群微信群购物、直播购物等居家“云逛街”新模式;多家餐饮老字号上线远程预点餐功能,推出线上外卖、送餐到家、团体套餐配送等多种服务模式。

基层全出动为健康“守门”

“您最近有没有发烧、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没有到过湖北或武汉……”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从一进中心开始,就诊患者按照地面所贴黄线,与前面的人自觉保持一米距离。中心负责院内感染防控的张大夫每天都认真对着《德胜院感我做到》小视频,反复操作、反复强化,把每一条要求熟记于心。熟练的流程操作加上松弛有度的沟通技巧,让张大夫赢得了就诊患者们的充分理解与配合。

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加强与属地街道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定期会商制度,落实好对辖区写字楼、建筑工地、商场、超市等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严格保证复工安全。

据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硕介绍,西城区还组建了271支专科—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建设了154个以优秀全科医生命名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引导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有效解决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

相关阅读:
光明日报刊文: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意味着什么 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