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原标题:穿越雪山戈壁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这是游青山12年驾驶生涯中最凶险的一次:货车在4700米海拔的雪山上熄火、在离悬崖十几公分处急停,他的念头一度只剩下“活着回去”。6天跨越3500公里,最终,游青山将近5吨物资送达武汉,短暂休息两个小时后,踏上回家的路程。

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6天跨越3500公里,游青山将近5吨物资送达武汉。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来自雪域高原的物资

3月1日中午,一辆红色的大货车在武汉市蔡甸区一家宾馆旁停下,车厢外挂着的横幅,已经在长途跋涉中变得褴褛破旧。在车厢中堆放着267箱食用油,重量约5吨。

这是来自雪域高原的珍贵物资。

2月23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集中采购了这批藏乡油,以作为后勤补给,捐赠给在武汉已支援超一个月的北京医疗队。2月25日,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信使”,司机游青山载上货物从拉萨出发,驶往武汉。

今年33岁的游青山是一名退役军人,转业后从事货运工作,至今已12年。2月中旬,游青山和表哥从成都出发,将一车物资运往拉萨,之后,他从朋友处得知了前往武汉的运送委托,简单思考后便应下。当时,他没想到这段路途充满意外和凶险。

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今年33岁的游青山是一名退役军人,转业后从事货运工作,至今已12年。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雪山严寒引擎熄火毛巾沾柴油烘烤数小时

从拉萨到武汉,路途约3500公里,按照游青山的预想,4天可以到达,然而,意外让这段旅程延长。

游青山走的是109国道。离开拉萨的第二天上午,游青山在沱沱河的附近停下,下车准备一些吃食。再上车时,发动机已无法启动。

“当时雪山上特别冷,零下十几二十度,柴油质量一般,就一会儿的工夫冰住了,油管不通油,开不了。”游青山说。

此前,游青山从没遇上引擎熄火,也没有穿越雪域高原的驾驶经验。给有经验的老司机们打电话求助,得到的反馈是烤:他们建议游青山捡拾柴火,去烘烤冻住的油管。然而雪山上没有木材,游青山转了一圈,从驾驶室拿出两条毛巾,在上面浸上柴油,这才生起火来。

烘烤油管持续了数小时。户外寒冷刺骨,山中荒无人烟,游青山着急又心酸,忍不住流了泪。他和爱人打电话,说自己会活着回来,但脑中想着的是同行的话“就看下午能不能好。熬得过就熬,熬不过去就死。”

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游青山拍摄的路途环境

山路急停离悬崖只有十几公分

缺氧、寒冷,是游青山此行最长久的体验。

游青山是重庆人,在四川成家立业,此前未曾进藏。从成都前往拉萨的途中,海拔升高,游青山出现了高反,失眠、头痛欲裂,像得了重感冒。抵达拉萨后,他买了氧气罐、氧气袋,准备了红景天和头痛药,疼得厉害就喝上两包。一直到抵达武汉的前两天,高反症状才消失。

游青山沿途经过昆仑山。雪山高原,极其寒冷。他一天有10个小时在驾驶,可以开些暖气,到了晚上休息,暖气不能开,只能靠两床被子取暖,驾驶室冷得像冰柜。寒冷加重了缺氧,让人更加难受。

极寒天气,增加了旅途的风险。从拉萨前往格尔木的途中,全部是高海拔山路,游青山驶入一段山沟区域时,前方的车辆由于看到了结冰的路面,突然停下,游青山赶紧踩了刹车。

当时,道路的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悬崖,路面有微斜的弧度,车刹住了,但无法停稳,而是朝着悬崖开始向后滑去。游青山心惊肉跳,在驾驶舱一动不敢动,他盯着后视镜,想着赌一把,如果继续下滑,就只能跳车。最后,货车奇迹般地停下了,游青山下车查看,发现后轮胎离悬崖只有十几公分,吓得腿脚颤抖。

“国家有难,有召必回。”

意外延长的路途,让游青山面临物资匮乏的窘境。之前准备的自热米饭、泡面在前三天吃完,之后他再没吃上热饭,只能靠小面包一类的零食度日。将物资送达后,北京医疗队与宾馆沟通,为游青山煮了一大盆两人份的饺子,他摘下口罩、吃得精光。

穿越雪山戈壁 奔赴3500公里深入疫区的特殊“信使”

之前准备的自热米饭、泡面在前三天吃完,之后他再没吃上热饭,只能靠小面包一类的零食度日。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不过,沿途也有令他难忘的风景。

从成都前往拉萨的途中,他见到猴子、梅花鹿,驶入森林时,与一头两米高的狗熊对视,为了壮胆,他一边摁着喇叭,一边拼命向前开。

从拉萨前往武汉的路上,他穿过西藏、青海、陕西,一路青空雪山、荒漠戈壁做伴,看藏羚羊、骆驼、野马在车外奔跑。

对游青山来说,这是人生中最惊险、也是最美丽的一段旅程。“哪怕事先知道这些风险,我也愿意来。国家有难,有召必回。就鼓着劲儿,让货物平安送到,让自己平安回家。”

新京报记者戴轩协作记者陶冉

编辑周博华校对李铭

相关阅读:
中国无需向世界道歉!有一种自信叫“能者竭力,万民同心” 喜爱中国文学的日本作家,在上海留下了一瞥 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