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19年青岛国有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国有企业混改率达到45%

原标题:2019年青岛国有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国有企业混改率达到45%

国有企业始终是青岛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底色。

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再到国际市场的“弄潮儿”……在这座城市,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始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纵使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制约因素,青岛国有经济也从未踟蹰不前,敢想、敢拼、敢闯是始终贯穿其中的鲜明特质。

置身当下全新的发展语境,青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行进得更为坚定。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国有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远优于全国水平;全市国有企业混改率达到4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市属企业利用内外资较2018年翻一番。在全市的经济格局中,各类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全市半壁江山,工业增加值超过全市40%,市属企业地方纳税额在全市纳税百强企业中占1/3以上。

可以说,以混改为支点,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中,青岛国企正登上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转型升级“收获期”

企业强不强,数据来说话。

2019年,青岛市属及区(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 23.2%,实现营业收入 5972.08亿元、利润总额47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6.2%。

这些指标远优于全国。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7%。其中,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7%,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尤其是利润这一体现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青岛的表现可以说十分亮眼。

利润总额实现较快增长是青岛国企谋求转型升级成果的体现。制造业企业是青岛国有经济绝对主角,对全市国有企业营业收入贡献率近80%。家电电子、啤酒饮料、化工、轮胎橡胶,青岛国有企业所在行业近年来都面临转型升级考验。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这些全国都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年也成为各自圈内能“折腾”的代表,重整管理框架、不断丰富产品线、淘汰落后产能、大举海外并购……转型的阵痛也都或多或少如影随形。

冬天或许会长,但春天从不失约,青岛国有企业的韧劲儿开始赢得回报。其中体量最大的海信感受或许也最深。2019年,海信集团利润同比增长24.17%,在激烈的竞争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中,旗下十几家公司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同比双增长,新增两个规模过百亿公司。电视板块的“逆袭”,更是预示着在收购东芝、不断布局高端新产品后,其转型升级渐入佳境。2019年第三季度,海信视像终于打破两年多来“增收不增利”魔咒,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1.51%。这是公司自2017年起虽营收不断增长,但净利却不断下滑后,净利润的首次增长。

海信绝非个例。2019年,青岛市属企业共有 19家企业利润增幅超过10%,其中12家超过 20%。营业利润率8.22%,比去年同期增长0.4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企业转型升级,我市国有资本逐渐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和劣势企业中退出,聚焦现代物流、现代信息、现代金融、现代海洋、现代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优质资源加快主业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项目库、市属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库、现代产业国企定向招商项目库,入库项目超过300个,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混改“加速度”

在某种意义上,混改进展反映一座城市国有经济主动变革的意愿,决定着国有企业未来的活力。

2019年,青岛大步加速的混改令人欣喜。全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发起后,面向全球发布市属企业109个混改招商项目,全年新增混改项目32个,吸引社会资本80.6亿元。去年上半年,青岛产权交易所国资成交金额同比上升高达7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活跃程度。市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混改企业479家,混改率达到4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在国企改革进程中,企业集团层面混改是深水区破冰的重要标志,对更好释放企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8年就被列入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计划的双星终于等来了集团层面混改发令枪。2019年10月,双星宣布正式启动集团层面混改。对此,董事长柴永森难掩内心的激动。他表示,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引入具有支持双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把双星打造成为以智慧轮胎、智能装备、新材料为主业方向的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

其他企业家也不会等待太久。2019年,我市加快谋划国有企业混改。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我市分类研究提出市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设置及混改实现路径,以实现优化股权结构与优化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相结合,积极构建市场化的体制机制,释放国有资本活力,让市属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多元、混改型市场竞争主体。聚焦竞争类企业,加快集团层面混改,海信、国信、交运、红星化工、市政空间等企业已启动相关程序,将成为2020年重点混改对象。

此外,上市也是我市推动企业混改的重要手段。2019年,我市全面对接境内外资本市场,打造混合所有制公众公司,市属企业控股1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294.15亿元,市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5.9%,比201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更大范围“配置资源”

用好市场力量,青岛国企改革还谋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

过去一年,青岛国有经济充分运用平台思维,有效引入海内外优质资源互动互容互促,凝聚发展合力,实现引资倍增。2019年五大平台上实现签约2300余亿元,市属企业实际利用内外资比2018年翻一番。

走出去,寻求合作。2019年,青岛企业组团赴英国、爱尔兰,参加第十届中欧企业家峰会,取得丰硕成果,签署6个项目合作协议,洽谈项目22个,涉及智慧城市、新能源、海洋产业数字化、智慧海洋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积极运作注册于瑞士的中外企业家联合会设立青岛中心,最终落户海天中心。

主动出击对接最终也成功转化为引进来的成果。在去年11月“引进来”举办的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涉及4亿美元外资引进和34亿元人民币内资合作的10个中外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涉及科技创新、医疗健康、投融资等领域。

资本对资源具有指数级撬动力。让国有资本更好发挥作用,更好实现保值增值,青岛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市属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市场化国资基金群,已设立7支基金,规模达514.36亿元。国有资本收益市场化运作机制建设也取得突破。城投集团与深圳鲲鹏资本达成总规模100亿元双边基金搭建框架;华通集团联合西海岸新区积极与深圳嘉泽股权投资基金、美国波士顿天使基金洽谈合作,共同探索“专项基金+科技园区”创新模式;国信集团联合部分市属企业及社会资本,发起境内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境外总规模5亿美元的青岛中欧企业创新合作发展基金。

推动全部23家市属监管企业成立专业化招商公司,累计签约68个项目,涉及投资额547.6亿元。如华通集团引进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模式,落户市北区打造青岛科技创新特色街平台;海信、青啤、双星等赴济南参加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签约总投资额380亿元的项目。

另外,全年4次央企青岛行活动,总投资额1708亿元的66个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的合作方就是青岛本地国企。

切中肯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组合拳,正不断打开新空间,让青岛国有经济释放出日益澎湃的活力。

相关阅读:
名副其实的主场龙客场虫,这支76人季后赛前景堪忧 《法证先锋4》收视破37点,主演李施嬅以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