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汇聚志愿力量勇战“疫”线

原标题:汇聚志愿力量勇战“疫”线

“请打包组预留67份地瓜叶后,先打包其他网络订菜,然后再打包淮山、木瓜。负责运输的伙伴拟于明日上午8点到9点间前去接菜……”2月25日,虽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但海口龙哥哥爱心社的志愿者郑兴杰仍忙着在微信群里协调第二天的志愿服务事宜。次日早上6点,志愿者们开始进行打包,9点,打包好的一包包蔬菜瓜果被送往订菜居民所在的小区。

自疫情发生以来,像这样起早贪黑地工作已经成为了龙哥哥爱心社志愿者们的常态。“为了抗击疫情,大家都自觉坚守在家里不出门,有很多人需要帮助。”2月26日,郑兴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正是我们志愿者应该站出来做些事的时候。”

□本报记者陈歆卓

“防疫大喇叭”走村串户宣传

早在1月22日,龙哥哥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就警觉了起来,并做好多项防疫准备。“我们常年做公益,可能比较有危机意识吧。”郑兴杰告诉记者。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患者增多,专家不断呼吁民众留守家中避免感染,但由于听不懂普通话、没有智能手机等原因,海口乡镇里许多老人的防疫意识仍然很薄弱。为了改善这个问题,龙哥哥爱心社的志愿者们联合多个志愿社团组建了“防疫大喇叭”车队,将防疫宣传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

“冠状病毒蛮厉害,疫情期间莫乱跑……”“不能聚集喝茶,不能打麻将赌博,出门戴口罩”……“防疫大喇叭”车队开到哪里,接地气的防疫顺口溜就在哪里响起。顺口溜既有普通话版本,也有海南方言版本,内容通俗易懂,尽可能地使更多人了解防疫知识。

随着志愿者们持续的奔走,“防疫大喇叭”车队将4个区22个乡镇走了个遍,行程接近2万公里,150余人次参与宣传。“我们动起来,就是想让大家静下心来,在家里不出门、不恐慌,出门戴口罩。”郑兴杰告诉记者,“许多在村口‘守村’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都主动招呼我们进村宣传,希望能让村民们更加警惕一些。”

“收菜保供”解农户燃眉之急

在“防疫大喇叭”车队来到田间地头宣传时,志愿者们发现,受疫情影响,许多本应在春节期间上市的农产品无法运出,面临着滞销的困境。同时,一些城区居民们也遇到小区封闭无法外出买菜的难题。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们决定当起‘向导’,主动帮忙将这些农产品送到城区。”郑兴杰介绍,他们发动城区居民们通过微信群、小程序订购蔬菜瓜果,农户们提供农产品,由志愿者下乡收菜,并打包、整理贴上标签送至各个小区门口,以无接触的方式将蔬菜瓜果送至居民手中。

郑兴杰表示,“我们的志愿服务将一直持续下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我们也期盼着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大家能够‘坦诚相见’,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相关阅读:
截至2月26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海南健康一码通 领码人数逾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