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知道,如果我不帮忙,我会后悔的”

原标题:“我知道,如果我不帮忙,我会后悔的”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月24日刊发题为《新一代志愿者在处于冠状病毒危机核心的中国城市涌现》报道称,在疫情爆发后,武汉的普通百姓纷纷挺身而出,来照顾负担过重的政府无法满足的紧急需求。现将报道内容摘编如下:

在自己的家乡武汉暴发新冠病毒疫情之前,30岁的文身店老板布莱克·陈(音)从来没有做过志愿者,但他这一次迅速挺身而出。当各家医院请求物资支援时,他和一群朋友开始筹集资金、采购口罩,然后开车把它们送过去。随着武汉开始封城、公共交通停运,他们又承担起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工作。

他对本刊记者说:“只有我们年轻人才会冒险出门。我们的朋友,尤其是我的客户,都支持我们的做法。我父母让我不要去,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帮忙,我会后悔的。”

在接到一位朋友的紧急求助后,他开车把这位朋友病重的母亲送到医院,因为那家人叫不到救护车。在文身店关闭期间,他还一直忙着在一家医院的食堂做志愿者,为医护人员做盒饭。这和他先前打篮球和健身的业余爱好相去甚远。

中国目前报告了超过7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其中大多数在湖北省——武汉是它的省会。

疫情暴发后,这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中的普通百姓纷纷挺身而出,他们汇成了一支非正式的市民力量,来照顾负担过重的政府无法满足的紧急需求。

他们的行为是个人行为,比如一名年轻女子给环卫工人发口罩,一位母亲租用一架直升机来运送物资。各种网络被调动起来,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建立的为夜以继日工作的医护人员采购和递送卫生用品的网络。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努力的涉及面更为广泛,世界各地的朋友和校友网络建立起后勤供应链,向急需物资的医院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其他必要设备。

对一些志愿者来说,采取行动几乎是一种本能。一位要求不具名的32岁女性志愿者说:“我没想太多。我只是认为这是我需要做的事情。”另一位志愿者表示:“这场危机对我的许多同龄人来讲是一个机会。这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我们真的可以产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相关阅读:
外媒关注:中国多地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武汉书记王忠林:督查一定要“长牙齿”,不好就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