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大代表在"疫"线 冯丹:加强传染病防控平台建设

原标题:人大代表在"疫"线|冯丹:加强传染病防控平台建设

人大代表在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

正义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于潇见习记者郭璐璐)互联网医院、网上办公、无接触招聘、远程视频庭审......在这场全民抗“疫”中,网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生产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密切关注着互联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如何从平台建设的角度加强传染病防控,对于这些问题,冯丹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要为防控疫情做些事情”

回想起自己刚得知武汉“封城”消息时的状态,冯丹用懵圈、焦虑和焦急三个词来形容。

“自己也应当做点什么。”很快,冯丹就开始联系校友资源,参与开展防疫重要物资的捐赠工作。与此同时,根据自己对疫情的观察,冯丹以信息报送的形式提交了两份建议——《关于督促湖北省各市州地区落实确保疑似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建议》和《关于推迟武汉市小学生开学网上开课的建议》。

1月30日,湖北省教育厅下发《全省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络教学的指导意见》和《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学工作的通知》,强调疫情期间开展网络教学,推迟开学不停学。

“根据要求,我们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执行。春季学期,我有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任务,目前已经准备好网络教学方案。”冯丹告诉记者,针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工作,也正通过网络进行中。

要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冯丹长期关注的话题,在疫情期间这一话题再度成为她关注的焦点。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涉及公共利益,基于此,个人信息保护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让位于公共安全需要。特别是当出现确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时,个人信息保护要为防控工作开‘绿灯’。”与此同时,冯丹再三强调,在使用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做好防窃取、防泄露的保护措施。

“个人信息应当得到保护,不得用于与防控疫情无关的其他方面。”她表示,那些收集或掌握民众个人信息的机构,要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负责,防止被窃取、被泄露。因疫情防控需要必须披露相关信息时,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在视频打上马赛克、对姓名等信息模糊处理等。

记者注意到,针对疫情期间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2月9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强调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因联防联控工作需要,且经过脱敏处理的除外。

加强传染病防控平台建设

在冯丹看来,防控传染病应当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加以重视,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防控工作提供便利。

“防控传染病应具备全局性、系统性的思维,要实现对新型病原体的严密监测、迅速确认和应急反应,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冯丹表示,传染病防控平台需涵盖数据采集、知识库构建、态势分析等,同时要与智慧城市系统相连接,其中包括与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等各类大数据相关联,从而可以形成准确的态势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撑。

为此,冯丹建议,可以从医院、社区等入手采集数据,获取第一手信息,进而为病毒基因密码破解、病原体确认以及检测试剂研制等提供支持,同时,这些一手资料也可以为态势分析提供依据。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强,这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运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下一步开展防控工作的关键。”在冯丹看来,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及预警,通过信息公开,实现公共卫生环境监督。同时,借助互联网,开展监督和公共卫生科普教育。针对普遍存在的“重治疗轻预防”的问题,要加强开展传染病防控教育,让更多的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避免传染病爆发。

相关阅读:
政务要闻万柏林:抗“疫”一线团旗飘 政务要闻阳曲县为企业复工当好“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