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原标题:“我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2月21日上午,在琼山区博桂社区江畔人家小区,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云开见日社团负责人杨海荣和其他志愿者,正在小区门口分拣包裹、运输物资,留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中有些是老师,有些是个体户,还有在校大学生,但此刻,在战“疫”一线,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2月10日12时,琼山区江畔人家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为做好该小区22栋楼40个单元、5000多位住户的后勤保障工作,琼山区安排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云开见日社团奔赴防疫前线,联合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及时收集业主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采购、运送生活必需、急需的物资,并开展心理疏导。

□本报记者史瑞丽

通讯员许晶亮

物资配送

战“疫”中传递爱心

“这边是包裹分类区,麻烦您按照筐的序号放置好,并留下业主的联系方式。”“您这些生鲜放在这边,我现在安排车送上去。”……2月21日上午9时,在江畔人家小区大门口,一个个物品放置筐整齐排列,志愿者将包裹、蔬菜等物品分门别类,然后贴上标签放置到相应的筐里。

“小魏,把那两个箱子摆放到摆渡车后排,那是3栋的生活物品。”在一排排箩筐不远处的运输停放点,一支红色志愿小分队正在将分类好的物品搬运到车上,然后紧锣密鼓地摆渡到小区的各栋大楼定点物品摆放处。

“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就像一个流水线,大家分工明确,都是要把好疫情防控这道关。”蒋亚苗是琼山区攀丹小学的教师,在这支志愿服务队里,她有一个特别的战友——丈夫魏南鑫,这对伉俪志愿者从2月10日以来,每天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线。蒋亚苗负责对这些送过来的物品进行分类,魏南鑫负责把分类好的物品搬运上摆渡车。蒋亚苗和丈夫在深圳的时候就一起做过义工,两人携手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觉得非常有意义。

杨海荣介绍,志愿者们很积极,也很辛苦,每天分拣、搬运这些生活物资很枯燥,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多达4万件,大伙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却没有半句怨言,有时互相调侃下,心情放松后继续投入工作。

贴心服务

用脚步丈量温暖

“您好,我家人出现一些过敏性皮疹,需要用这个厂家的这种药品。”“您这种应该是荨麻疹的症状,要保持生活环境通风,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我现在帮您到药店找一下药。”2月14日,江畔小区的一位业主在群里发布了一条短讯和图片,曾经当过十多年护士的杨海荣立马察觉到是荨麻疹引起的,她二话不说骑上电动车,辗转6家药店,终于将药品买到手。

“你们每天都坚守在这里,要好好保护自己,这是两瓶酒精,你们可以倒在喷壶里,平时用来消消毒。”回忆起那天一个不留名的外卖小哥给队员们送来两瓶酒精的温暖举动,杨海荣说,她在带这支志愿服务队给别人送温暖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着他们,这让他们很感动。

“姚老师,我小孩最近有焦躁的情绪,不学习,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及时疏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尝试和孩子做一些益智游戏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2月19日,在江畔人家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业主李先生向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姚茜咨询。

云开见日社团针对江畔人家小区业主可能会产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通过电话咨询和微信聊天的形式,为业主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线上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共有10名心理疏导专家,分布在江畔人家小区各个业主微信群里,每天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为业主提供相应阅读书籍,缓解业主的紧张情绪。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琼山区一批批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奔赴战疫前线,不计得失,不畏危险,为战“疫”贡献力量,筑起一个个坚实的防疫“城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

相关阅读: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市民网上下个单 生鲜送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