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隔离点入住者:除了不能出门,和住酒店没什么区别
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但尚无发热、咳嗽等明显发病症状,且不具备条件在家或医院隔离的人员,应该去哪里隔离?
从外地,特别是武汉返京,需要进行14天隔离观察但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应该去哪里隔离?
2月21日,新京报两路记者分别前往北京海淀区和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探访其日常运行情况。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11时,120急救车送来一名“客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据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介绍,排查发现密切接触者后,经本人同意,会将其由120转运车送到中心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此外,还会为病毒检测阳性但未达到医院收治标准的人员设置专区隔离观察。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坐落在凤凰岭山脚下,由一家拥有独立院落的酒店改造而成。中心于1月29日启用,可接收110人。除酒店原有62名工作人员外,中心还派驻了包括区卫健委、疾控、公安等多个部门的40余人工作专班。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为新来的“客人”准备电卡。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为缓解被观察者的紧张情绪,工作人员将他们统一称为“客人”。客房内空调、电视、wifi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用品等需求由工作组协调解决。“除了不能出门,跟住酒店没多大差别。”一位入住者告诉记者。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一名入住“客人”想要将私人钥匙交给隔离点外的家属,工作人员取来钥匙进行消毒后再转交。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医护人员每天会通过电话对所有“客人”进行体温、症状监测, 24小时值守,发现异常将及时报告。同时也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适时提供心理疏导。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客人”的一日三餐由专人送餐上门,针对“客人”饮食上的特殊要求,观察中心特意准备了合适的饭菜。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11时50分,工作人员把“客人”的午餐放到大楼门口,再由楼内服务人员送给“客人”,全程无接触配送。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12时4分,工作人员把午餐放到每个门口的凳子上。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放好餐之后,工作人员挨个敲门告知“客人”用餐。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隔离区每天三次对全楼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人员会指导“客人”每天对客房擦拭消毒。所有生活垃圾均按医疗垃圾处理。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客人”用完的餐盒,先装小袋,再装大袋,最后装箱。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每个装垃圾的塑料袋和箱子上都标注日期。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14时30分,服务组准备用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消毒。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与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类似,位于杜家坎附近,1月28日启用的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由一家快捷酒店改造而来,接收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返京人员。这里目前有55名留观人员,分布在一、二、三层。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每一层走廊两侧都对称分布着10余间房,房门紧闭,门外摆着一张矮凳,一旁垃圾桶里的黄色垃圾袋提醒,这里有涉疫垃圾,将按医疗垃圾处理。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陈漫怡护士通过对讲机汇报每个房间需要补充的物品。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陈漫怡护士在为从雷神山医院建设返京的工人测量体温。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潘恒医生让留观者加强锻炼,教她进行拉伸练习。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每天会对隔离区定时消毒、分发三餐、负责帮留观人员接收快递。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每一名医学观察人员的饭菜和经过消毒的快递,统一放在房间门口,工作人员敲门后离开,医学观察人员自行领取。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值班医生逐个给医学观察者打电话,询问当日体温情况。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刘长富原本是这家快捷酒店的员工,酒店被征用后,刘长富当起了临时的清洁工,每天早晚2次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每天会定点对污水池进行消毒。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除了污水消毒,医护人员还要每天对污染区的走廊多次消毒,“只要有人进来过就一定要消毒”。喷雾式消毒设备体积不小,护士刘曼妮背起来几乎占据了她整个后背,里面是体积为8L的84消毒液,加上设备本身的重量,护士们要在负重20斤的情况下,对走廊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消毒。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消毒人员对走廊和垃圾袋进行全方位消毒。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对每天送来的快递消毒。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房间门外的垃圾桶里是医疗垃圾专用的黄色垃圾袋,涉疫情生活垃圾将统一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宋海军原是王佐镇卫生中心的垃圾清运工,临时过来支援这里的涉疫垃圾收集处理。宋海军每天收集暂存的涉疫垃圾超过90袋。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保洁人员将消毒后的垃圾再次用医用垃圾袋包装后,通过专用通道运出集中医学观察点,打包后由专业运输公司回收处理,每1-2天会来集中清运一次。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前来探望医学观察的工人。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一名医学观察对象拿着解除医学观察通知单离开观察点。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王飞
文字新京报记者周依姜慧梓
编辑陈婉婷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