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融大月”遇上疫情仍超预期大增,未来短期冲击将至?

原标题:“社融大月”遇上疫情仍超预期大增,未来短期冲击将至?

疫情对1月金融市场的影响有了答案。2月20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这超出了市场此前预期的约4.5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近6000亿是支撑因素之一。此外,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罕见同比增长为0%。

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不少人士认为,疫情发酵时,各行业基本已进入春节假期,1月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或会从2月起体现。

专项债放量发放助力社融大增

单月增5.07万亿元、同比增速10.7%,1月社融的这两个数字都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

政府债券净融资是支撑因素之一。具体来看,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49万亿元,同比少增74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13亿元,同比多增17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865亿元,同比少96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13亿元,同比多591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09亿元,同比多3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12月起,央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并成为“政府债券”指标。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债券融资明显扩张,源于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限额提前下达,同时2019年12月起,新增国债发行纳入“政府债券”中,扩大了同比增长幅度。据公开信息,财政部于2019年末下达了1万亿元的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地方政府专项债于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便开始快速发行。

“非标”的三项资产受资管新规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影响,融资仍然受限。数据显示,1月委托贷款减少26亿元,同比少减67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32亿元,同比多增8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403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3.34万亿元,M1增长首次为0

信贷数据方面,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4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9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67亿元。

事实上,在“早放贷早收益”的逻辑下,通常银行年初放贷积极性较高,加上今年1月央行实施了降准,对银行信贷投放也有提振作用。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出现后,部分银行也加大了对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从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看,为呵护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央行1月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且实施全面降准操作。但数据显示,1月末,M2余额20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M1余额54.5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长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个和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当月净投放现金1.61万亿元。

“政府债券发行尚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银行购买债券导致银行体系货币减少,是M2回落的重要原因。”陶金分析称,受春节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普遍偏低,M1增速降低。加上一月下旬疫情影响,实体部门的短期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月财政存款增加对货币起到回笼作用,导致M2增速较上月回落,加上上月8.7%的M2增速创下了近22个月新高,本月M2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与近两年平均水平相比仍然不弱。

对于M1同比增长首次为0%,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主要是受到两个因素叠加的影响:一是春节因素,受春节影响,企业需要支付薪资、年终奖等,由此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减少,居民活期存款上升;二是疫情因素,居民在春节期间消费减少,没有回流为企业活期存款。

疫情对未来短期金融数据影响几何?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对2月、3月及中长期金融数据形成较大的负面冲击?

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央行在2月19日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M2和社融增速需要和GDP名义增速基本匹配。

“虽然2020年实际GDP增速可能低于2019年,但物价中枢将高于2019年,使得2020年名义GDP增速与2019年大体相当。为了强化逆周期调节,预计2020年社融增速可能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她进一步分析称,目前企业复工偏慢,融资需求可能在复工后才会更多地显现出来,然而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信贷投放力度可能较大,这二者并存或使贷款额度较为宽松。2、3月贷款增速可能稳中有升。

陶金认为,2月、3月仍处于疫情时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将在这一段时间内继续加强,社融数据将保持高位,而M2将平稳回升。但受到企业信心和停工的影响,短期资金需求保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中长期信贷需求可能将受到抑制,这将拖累社融数据长期增长和M1的回升。

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后续尤其是上半年重点关注信贷,抗疫贷款以及救助民企小微等发放力度预计偏强。去年上半年社融整体基数较高,今年上半年社融增速预计很难在1月基础上大幅增加,整体以稳为主。

新京报记者程维妙编辑孙勇校对王心

相关阅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确诊和疑似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 武汉书记王忠林:现阶段就像打仗一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