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丨湖北新增降至三位数三个信息值得关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通报,2月19日0—24时,湖北新增确诊病例349例(其中:武汉新增615例,仙桃等4市新增13例,荆门、咸宁等10市州对确诊病例中来源于原“临床诊断病例”者进行核酸检测,通过综合分析,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病例从确诊病例中核减,共订正核减279例)。
过去几天这一数据分别为,14840例(2月12日)、4823例(2月13日)、2420例(2月14日)、1843例(2月15日)、1933例(2月16日)、1807例(2月17日)、1693例(2月18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数自2月12日高位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目前已回落至三位数。
新增确诊下降背后,有3个信息值得关注。
全覆盖排查,尽快摸清感染底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这其中,摸清感染底数至关重要。底数摸清、人员摸准、数据真实,才可能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实现“釜底抽薪”。围绕摸清底数,湖北武汉采取了系列举措。从2月13日起,湖北省首次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这是确诊工作的一次重要调整,不仅参考核酸检测的化验结果,也分析CT影像,有助于将所有潜在的、疑似的新冠肺炎患者都纳入救治流程,有助于弥补核酸检测“假阴性”传播等漏洞,确保患者应收尽收。这实际也是一种“探底”行为,所以我们看到2月12日当天湖北新增确诊激增至14840例。从2月16日起,武汉开展了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摸排确诊、临床、疑似、密接、一般发热“五类”人员情况,“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提高排除率;对确诊病人一律送医救治。这些举措,有力促进底数摸清,推动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下降。
核酸检测能力不断提高,“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及时检测”。新冠肺炎的确诊离不开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于疫情防控干系重大。只有及时检测、及时确诊才能将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区别开来,及时收治患者入院,有效切断传染途径。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检测机构、试剂盒的增加以及检测设备的改进,湖北武汉的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武汉市为例,核酸单日样本检测能力由初期200份提升到2月上旬每日4000余份。到2月12日,武汉市已有40家机构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日检测能力可达8000至10000人份。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也在加速,从原来几天到几小时。随着检测能力的持续提高,有助于及时将健康人和病人分开、新冠肺炎病人和流感病人分开,阻隔传播途径。
医疗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努力保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目前,全国已有来自地方和部队的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武汉的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达1.1万名,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10%。在床位保障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床位。经过努力,构建起定点医院主要用于收治重症、危重病例,方舱医院主要用于收治轻症患者的保障体系。目前,武汉市定点医院已增加到45家、共有床位19161张;全面启用12家方舱医院,计划床位超过2万张。随着各方舱医院建成运行,患者诊疗和收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前期探索总结出的医疗救治经验和临床药物研究的突破,也显著提高了救治水平,有助于降低危重症病人的病亡率。当前,湖北全省累计治愈出院已超过1万例。
新增确诊降至三位数,反映出湖北疫情防控发生的积极变化,但形势仍然严峻、趋势有待稳定。如何稳定战果,抓好救治、阻隔工作,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如何坚持重症轻症并重,推动救治工作关口前移,避免轻症发展成重症,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等等,仍是湖北面临的重大考验。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紧要关头还须争分夺秒继续战斗,不获全胜,绝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