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原标题: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2月15日晚,湖北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刘陈,接到了一通咨询电话。一名女士来电说,她三、四个晚上无法安心睡觉。咨询者所住的小区,有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曾与她丈夫接触过,女士因此开始担忧、焦虑。

刘陈开导她说,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她的情绪反应很正常。此外,新冠肺炎可以治愈,无需过度恐慌。三十分钟的通话过后,对方的忧虑情绪有所缓和。

今年37岁的刘陈,是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派往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医生。大年初五,他来到这里为医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至今已工作20多天。

刘陈所在的宜昌市,有400万常住人口。截至2月18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07例,其中重症80例、危重症25例、死亡25例、治愈出院208例。

疫情之下,部分市民产生了恐慌情绪。为了减轻市民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1月28日,宜昌市卫健委公布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这是湖北最早一批开通心理热线的城市。随后,心理咨询师们被派往各个医院,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刘陈认为,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够,是人们产生恐慌的重要原因。他说,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都是轻症,少数进展比较快,可能发展到重症,重症里面有一定的致死率,总体相当于“加强版的流感”,“既不应轻视,也不应夸大”。

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刘陈进病房时,患者给他拍下了照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患者

刘陈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走进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隔离病区。疫情发生后,与新冠肺炎患者沟通、聊天,是他每天的工作。每天,刘陈需要重点关注10到20名患者,并与每个人沟通半小时左右。

隔离病区里,有些患者因为长期见不到亲人,“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倾诉出来”;有些人因传染家人而感到自责;还有人对病情感到焦虑,产生厌食、失眠症状。

刘陈介绍,大多数轻症患者的情绪反应,都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沟通疏导即可缓解,但也有人因过度紧张,出现了幻觉。

五十多岁的患者刘丽(化名)和丈夫,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刘丽的病情相对较重,住在隔离病房内。治疗期间,她说她看到了“凤凰”、“去世的父亲”,还听到“窗外有人跳楼”。

刘陈与刘丽沟通后了解到,她性格比较胆怯。平时丈夫不在家,自己得开灯睡觉。刘陈判断,丈夫的陪伴,可以让她恢复稳定状态。于是,便将两人安排在一间病房。经过医生的心理疏导,刘丽的情绪稳定下来。

重症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多名重症患者出现情绪抑郁,他们写好了遗书,还跟家人打电话交代了事后。2月16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杜德兵向媒体表示,宜昌目前患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40至60岁,重症及危重病例占15%左右,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者,加上新冠肺炎暂时没有特效药,预后相对较差。

但心理咨询师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对病情起到积极作用。刘陈说,积极情绪有助于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刘陈进病房时,患者拍下了照片,在手机上发给他表示感谢。来源:受访者供图

干预

下班回到酒店,刘陈会对全天的工作做一个回顾,记录下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压力源。“心理干预不是简单的聊天,这就像老师教学生要备课一样。没有准备,随便乱讲半个小时,不会有效果。”

实际运用中,他要用到“心理危机干预”学科中的多项技术。“稳定化”便是其中一项,即让患者尽量回到稳定状态,以调节情绪。

刘陈在治疗产生幻觉的刘丽时,就是采用的这个方法。“简单来讲,小朋友必须要抱着喜欢的娃娃才能睡觉,你就把这个娃娃拿给他。”

刘陈还会教给患者调节情绪的方法。“蝴蝶拍”是其中一套实用的动作,双臂胸前交叉,左右交替轻拍上臂,这样能让人平静下来。“保险箱技术”则用于处理负面情绪,心理咨询师引导患者想象一个具体的保险箱,将引发负面情绪的因素打包封存在内,并保管好钥匙或密码。这种方法,有利于患者排解烦恼,驱除心理阴影。

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只要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这个病恢复起来很快”。一周以前,40多岁的患者王业(化名),告诉刘陈说,他难受得“想用筷子扎自己”,但经过调节和治疗,王业现在已经出院。

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刘陈在病房与患者交流。来源:受访者供图

老兵

痊愈的患者中,一位高龄老兵令刘陈印象深刻。91岁的王先生1月19日出现发热、咳嗽和乏力等症状,1月23日被送入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2月2日确诊为新冠肺炎。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杜德兵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老人入院时有咳嗽、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患有冠心病引发的心肌梗死,三年前,老人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伴有严重心衰和胸腔积液。此后,医院多学科专家组建的治疗团队综合救治。

杜德兵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最初入院时,老人心理状态不佳,曾觉得自己年岁已高,“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吃不下饭,有时也不配合服药。

刘陈回忆,自己曾多次与老人沟通,鼓励他战胜疾病,并告诉他出院后,才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后来,老人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后,心态也逐渐恢复。

2月7日上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王先生戴着蓝色口罩,坐在轮椅上,被医护人员推出隔离病区。他是当时全国被治愈出院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面对媒体,他精神不错。谈起痊愈的体会,他说要相信医护人员,并“要吃饱饭”。

十几天以来,病区的许多病患都已经和刘陈熟识。王先生出院后,刘陈常用“老兵出院”一事鼓励其他患者。“知道91岁的老爷子都好了,他们心里也有了底。”

宜昌战“疫”里的“心理战场”

2月7日,91岁的老兵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出院。受访者供图

医生

一线医护人员也面临着直接的心理压力。刘陈说,最初,医护人员或多或少都对病毒有一些恐惧感。

在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参与心理干预期间,宜昌约有百分之十的医护人员,当面向刘陈咨询。其中女性护士占比较大,长期无法回家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担心家中年幼的孩子。

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重症病人。一位年轻的医生曾对刘陈说,他接诊的一名重症病人,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来,呼吸不畅。他十分担心,时常有“无力感”,睡眠也因此受到影响。

刘陈说,医护人员都很辛苦,他曾看到一名护士因穿着密闭的防护下,导致缺氧,满脸通红坐在窗口喘气。很多人取下口罩,脸上都出现深深的勒痕。对刘陈来说,这也是他头一回穿着防护服工作。致密的N95口罩下频繁说话,他总感觉呼吸不畅。防护服也十分闷热,结束数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走出隔离病区,脱下防护服时,他的秋衣秋裤和内衣,基本上都已全部湿透。

这些医护人员在与刘陈沟通后,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但刘陈表示,心理疏导只是一部分,一线岗位轮换才是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最有效途径。“我们做心理危机干预的,大概两周要轮换一次,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大概四周才要轮换一次。”

工作中,患者情绪好转和身体康复,也让刘陈收获了许多满足感。隔离病房中,有患者问他是否担心被感染。他回答,我肯定也怕。患者继续问:“你怕为什么愿意这么长时间陪我?”刘陈说,“所有人都会害怕,我的感受和你一样,但你们需要我,我就感觉有价值”。

新京报记者张熙廷

编辑赵凯迪

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区域图 两部门发文要求各地出台捐献恢复期血浆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