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防控“由静转动”,上海的措施,如何像手术刀般精准?
摘要:要不断针对新问题、新趋势来调整防控策略,多采取及时的、制度化的、智能化的、可持续的办法。
经历了一段时间相对静止的特殊状态后,一座超大城市,总要逐步正常运转起来。
上海有序复工已有一周,返程客流还将陆续回沪。接下来一段时间,道口流量、市域通勤、复工生产等,都将逐步回归常态。同时,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周期中,不容有半点懈怠。
防输入与防扩散,从静态防控逐步转向动态防控,我们正面临新的挑战,正迎接新的大考。精准防控,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精准防控,务在科学、灵活、有针对性。要不断针对新问题、新趋势来调整防控策略,多采取及时的、制度化的、智能化的、可持续的办法。
在前期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应急措施投入基础上,当前的各项防控措施和手段,要如手术刀般精准细致、管用见效,一方面切实织紧织密防控网,一方面也要努力把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影响降至最小。重中之重,是在三个方面力求“更加精准”——
风险防范要更加精准。
防风险,意识要“早”,响应要“快”。早研判、早准备、快干预,就更容易掌握主动,不致于把问题越拖越大,进而抬高处理成本。
传染病疫情防控的要害在于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最重要的风险点也就在于人流之“密”。风险防范,要围绕“密”字施策。对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调、观察措施必须及时跟上,用最快速度阻断其在外流动的风险;对道口、公共交通等场所设施的人员密集流动时段,以及商场、超市、菜场等容易产生人员密集的空间,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地,要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的机制,并做细防护手段,把风险预判做足,尽可能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人员管控要更加精准。
“分片包干”,已被证明是实施人员管控“全覆盖、无遗漏”的有效经验,属地、社区要负责,行业、系统、单位、企业也要负责。各自负起责任,相互补位协调,才能最大程度填补防控网的疏漏。
人员管控的措施和手势,要严格也要精准,要在杜绝风险的同时,充分体现超大城市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管理水平,不能粗放式地“一刀切”,甚至随便把人拒之门外;也不能简单比拼谁的办法更“硬核”,更不能鼓励违反法治精神的“土办法”。
对于返程返岗人员,相关方面对其健康信息要充分掌握、协同管理,不让风险“漏网”,也要尽量减少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绝不能侵犯合法权益。对于坚守防控一线的同志,要更好地激发士气、提供支撑、解除后顾之忧,保持持续的战斗力。
智能防控要更加精准。
比之32年前的甲肝、17年前的非典,今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处于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人、制度、技术三者缺一不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模式赋能防控工作,用智能化手段提升防控的准度和效果,是精准防控的重要方面。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的两个“牛鼻子”。在疫情防控这场治理能力的大考中,“两张网”理应接受检验,在风险监测、数据集成、趋势研判等方面充分体现水平;对流行病学调查、基层社区管控等具体工作,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也应当大显身手,既提升工作效能,也为基层工作者切实减负。针对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又在城市日常运行中需始终考量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企业和项目落地复产等,更需要以“两张网”为代表的智能化手段精准赋能。
精准防控的每个方面,都是“边探索、边完善”的过程。很多事情,没有“定法”、只有“得法”,需要不断地动态调整优化。
强调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一切以解决问题为要,这是精准防控的必然要求,也应当成为推动各项日常工作,乃至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一项重要遵循。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2月16日《解放日报》,原题为《由静转动,要聚焦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