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传来两则好消息但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

原标题:传来两则好消息,但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人民锐见

文/彭飞

这两天,抗疫战场传来两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月10日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7日回落,较2月3日的高位下降了近六成;武汉、湖北和全国治愈比例明显上升,分别比1月27日的治愈比例上升3.6、4.4和6.9个百分点。数字上的变化,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各地防控举措的成效,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战胜病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这些数据更多是统计数字意义上的客观变化,并不意味着疫情的拐点已经到来。恰恰相反,当前我们在防控中甚至面临更大压力,以及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经历“漫长”的春节假期,不少居民几乎“与世隔绝”,眼看疫情似乎离自己较远,有麻痹、松懈的心态;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等连续作战,长期超负荷运转,身心健康面临挑战。在疫情防控的长跑中,如何打破“生理极限”,激发持久的力量,是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前不少地区陆续复工复产的背景下,人员流动、聚集、接触的几率大大提升,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如何保持疫情防控的强度不下降、意识不放松、效果不打折,同样考验着我们。

人民日报:传来两则好消息但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

更扎实的防控举措、更牢固的防护意识,是各地复工复产的先决条件。员工口罩够不够用?如何在办公场所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企业复工前要先拉直这些问号。如何做好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怎样避免密闭空间内的人员聚集?政府各部门也须想在前面。是否坚持上下班戴口罩?能否延续春节期间养成的良好防护习惯?我们每个人更需严格要求自己。在上海,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弹性工时、错岗上班、轮流到岗、远程办公、居家上班、变通考勤管理等有效方式,“花式”复工中展现出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在江苏,对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同一出发地、目的地的企事业员工和农民工,由各设区市统一制定运送方案,实施点到点包车运输,确保直达目的地,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当前,严格而精准的防控举措是“1”,复工复产是后面的“0”,做好这个“1”,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避免“一失万无”。

当然,强调更严格的防控举措,也不意味着给复工复产设置不必要、甚至是非法的障碍。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出现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主观上也许是为了疫情防控,但客观上却对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经此一役,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对整个国家来说,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体两面。从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护物资和医疗设备的生产供给,到疫情严重地区的食品、生活物品的物资供应,都需要充分动员起工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中市场主体的力量。可以说,与疫情对抗是一场攻坚战、总体战,也是一场消耗战,既考验前线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的战斗能力,也考验后方的物资供应和补给能力。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才有战胜疫情的底气。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通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87%。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正常轨道,疫情防控尽管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将获得更加扎实的资源供给和物质保障。这提醒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把防控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再细致一些,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相关阅读:
复工首日北京地铁乘客少 有人经历5次检查到单位 央企迅速扩产转产 开足马力保障防控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