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无直接实验证据表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

原标题:专家:无直接实验证据表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口罩防护效果并非100%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于病毒传播途径的描述,除“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外,新补充了“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月9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志愿者在对街区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2月9日,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志愿者在对街区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此前,已有多篇国际期刊论文研究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情况。那么,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情况下病毒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并感染健康人?公众如何防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教授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答了相关问题。

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情况下气溶胶会传播病毒?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0.1毫米),我们熟悉的PM2.5就是一种气溶胶。

病毒气溶胶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生物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真菌、花粉以及其他来自生物的副产物等。

飞沫其实也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只不过来源于人,人呼出来的是高湿度的生物气溶胶颗粒。如果是病人呼出的气溶胶,可能包括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现在是否有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国际上有已发表的论文对此做过研究吗?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大家还在研究与推测中。目前没有直接实验证据表明该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健康人,但在封闭和半封闭狭小空间内气溶胶传播感染应该与飞沫传播感染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此前国内外就有很多学术论文研究了其他呼吸道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情况。比如,2004年中国香港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分析香港淘大花园多人集中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案例,推断病毒是通过楼宇间的气溶胶传播。此外,还有学者发表论文,利用雪貂研究了禽流感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能力。

气溶胶更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传播病毒?

在通风条件不好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情况下,病毒更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

在通风条件不好且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患者呼吸、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浓度会马上累积起来,很快升高。一段时间后,在其内的健康人感染概率会非常大。

但吸入病毒不一定就会感染,取决于吸入的剂量与活性,剂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会发生。不同病毒情况不一样。

在户外开放空间,通过气溶胶感染病毒的概率是否比较低?人们可以放心到户外散步吗?可以开窗通风吗?

在户外没有病人的情况下,因气溶胶传播而感染病毒的概率非常小,可以说跟中彩票的概率一样大,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到户外散步和开窗通风的。

在户外如公园这种开放环境中,病毒很快被稀释,浓度会显著减少,距患者比较远的健康人即使吸入,也是小概率事件,剂量不足以导致感染,不需过度担心。

当然,如果靠近某些特定地点,病毒排放源浓度强且持续,附近的空气存在风险,需要考虑防护。

在室外环境,有没有所谓的“安全距离”,可以远离病毒的气溶胶传播?

其实也跟风向和空气污染物有关。在室外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有可能顺风传播很远,但浓度和感染能力被大气稀释和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健康人吸入,剂量也会很小,活性也显著衰减,不会致病。

如果健康人周边有患者,没有任何防护,一般至少要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当然越远越安全,绝对安全距离没有定论。

此外,如果空气中污染物比较多,特别是有氧化性的污染物如臭氧、氮氧化物等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病毒活性。

提到病毒的沉降,有观点认为人们回家后要清洁自己的鞋面和鞋底,以防把沾染病毒的尘土带回家,有必要吗?

病毒确实会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沉降到地面,人在走路时可能会把地面上的病原体带起。因此去过公共场所,特别是去过医院,鞋子可能会沾有含病毒颗粒。

特别需注意,现在不要让小孩在公共场所玩跑打闹,小孩由于身高原因,非常容易吸入地面扬尘中的病毒。如有病人排放物沉降在地面上,而且浓度高,一旦吸入后感染风险比较大。

如有患者到过电梯间、饭店包间等小的密闭空间,地面灰尘中可能有患者排放的含病毒颗粒,应注意防范,一定要多清洗、消毒。

还有哪些相应的防护建议?

公众要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勤洗手、戴口罩。

需要注意口罩防护效果并非100%,即便是N95口罩,国外研究报道也有20%的失败率。口罩有漏气问题,病毒气溶胶可能从口罩和面部之间的缝隙以及漏气孔被吸入。

健康人还是要远离暴露源,特别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有病人待过的空间,即使戴口罩也有感染风险。

此外,由于带静电的衣物会更容易吸附带有病毒的颗粒,我想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经常释放衣服的静电,可通过触摸接地金属物品的方式释放静电,从而减少衣服吸附病毒的数量。

记者:彭茜

相关阅读:
北京5万干部下村防疫 每个社区有1名卫生服务人员 北京昌平设安置场所 解决进不了社区返京人员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