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舍小家团圆,为大家安全——元宵节夜访战“疫”一线

原标题:舍小家团圆,为大家安全——元宵节夜访战“疫”一线

新华社天津2月9日电题:舍小家团圆,为大家安全——元宵节夜访战“疫”一线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尹思源、刘惟真

一样的圆月,照亮不一样的夜晚。元宵之夜,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有一批人走出家门,奔波于战“疫”一线。8日晚,记者探访天津市疫情防控一线,看看他们是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元宵佳节的。

医院:一张漫画的感动

圆月当空,海河医院灯火通明。大楼里,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正挨个病房给患者查房、送元宵。

晚饭的时候,海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邵红霞一边吃元宵,一边打开手机与7岁的儿子视频。“吃元宵了没?作业做了没?”孩子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加班,学着大人的口气嘱咐妈妈说:“保护好自己啊。”

从大年初二所在病区接收第一位患者起,邵红霞便没有回家。两周来穿梭“红区”的她,参与了天津市目前80多例确诊病例中的30多例患者的治疗。元宵节邵红霞不能休息,依然在岗值班。

虽然累,但“病人的理解特别让人感动”。元宵节早上,病房里一位年轻姑娘手绘的漫画贴到隔离病房的玻璃窗上。漫画里,一个小女孩在煮大个元宵,一个大拳头把病毒击碎,右下角写了一行小字:“祝所有医护人员元宵节快乐,所有病人早日康复”。

这位姑娘刚住院时很焦虑。“不过她现在不发烧了,心情也好多了。”邵红霞说,海河医院已经有4名患者出院,“病人康复的日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节日。”

集中隔离点:三份元宵的温暖

摆在东丽区格林豪泰集中隔离点负责人杨健办公桌上的,是三份元宵。一份是爱人送来的,一份是一位隔离人员为每位医生护士点的外卖,一份是东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为集中隔离点所有人送上的元宵祝福。第二天,集中隔离人员将基本解除隔离。

38岁的东丽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健是天津市首个集中隔离点的负责人。大年初一晚上,一架降落天津的飞机上有3人体温异常,随后机上所有人员被隔离。

从那天起,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就没有回过家,每天穿着防护服在集中隔离点上班。“隔离人员中有十几个小朋友,我们准备了玩具,临走时给孩子们个惊喜。”很久没给自己孩子买玩具的杨健这次很细心。

元宵节晚上9点半,记者看到,杨健的办公室里摆着成堆的鲜花、玩具,还有摆放整齐的解除隔离通知书。“明天要搞个小仪式,庆祝他们回家。”杨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杨健已经预备好4辆车,仪式一结束就可以把他们分别送到机场、火车站和酒店。不过杨健还是不能回家,“我前几天接触过确诊病例,要再自我隔离到16日。情人节也没法回去陪老婆了。”

社区:一份白米饭拌辣酱的将就

元宵节晚上7点半,天津市河东区金月湾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朱琳还没顾上吃晚饭,副主任赵欣的晚饭也只是简单的白米饭拌辣酱,此时她们刚刚结束入户巡查工作。“社区可以订饭,但是大家都很忙,不给大家添麻烦了。”朱琳说。

从大年初一开始,两人一直为社区防疫工作忙碌。金月湾花园社区是物业小区,但物业人手不足,社区每天派工作人员一起巡查,并对进出人员登记、测体温。

一栋33层的住宅楼,赵欣和朱琳徒步下楼挨家挨户敲门,一趟下来得1个多小时。脸上挂着细密的汗珠,赵欣说:“居民没事我们就放心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两位都是当妈的人,赵欣的孩子3岁,朱琳的孩子13岁。谈到家人,两人都是一愣,“现在真顾不上想孩子,只想怎么确保大家伙儿的安全。”

时值元宵佳节,她们不能和家人一起吃饭。“家人们把晚饭照片发给我,看到他们吃得好,我心里就高兴。”朱琳说。

高速收费口:冰点下的坚守

月光如水,寒风如割。几日前下的雪还未融化。

18时左右,天津市津沧高速前毕庄收费站的通行车辆渐少,天津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轨道交通支队的孙建国、罗德盛终于有了短短十几分钟的用餐时间。

两人钻进车内、打开昏黄的车灯,狼吞虎咽起来。菜花、丸子、咖喱土豆……这份盒饭,就是正月十五晚上“公路卫士”的“团圆饭”。

前毕庄收费站是天津与河北间的一道重要关卡,夜里,室外温度低至零下,站一会就冻得发抖。“白天车辆多,精神一直紧绷着;晚上车流量小,人就容易疲倦,就怕打盹的功夫,把车给漏掉了。”孙建国不敢放松,保持自己大脑的高速运转,直到回了家才敢放松下来。

“下了夜班,回家睡上他一整天。”元宵之夜,这位汉子豪气地说。

相关阅读:
钻石公主号游轮约百人称身体不适 日本向船上派医生护士 疫情期间林肯全系车型延长质保,最长延长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