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组织读一号文件:小农户融入产业链重点在政策落实

原标题:农民组织读一号文件:小农户融入产业链重点在政策落实

只有国家资源真的给到农村,农村再通过优质产品回馈城市,才能形成良好的流通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近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继续聚焦三农问题。文件中提到,将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那么,具体该如何落实?有农民组织指出,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而作为联合社、合作社、供销社的农民组织,是最好的政策落地点,“但前提在于,政府能否真正给农民赋权。”

农民组织读一号文件:小农户融入产业链重点在政策落实

小农户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供销合作社是小农户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点

“融安金桔,吉祥甜蜜”,来自金桔之乡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的广告曾经登上过央视,这也是广西向全国观众又递出的一张属于水果之乡的名片。

吴伦忠是融安县碧护美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理事长,而他所主理的联合社组织,同时也是国家级的金桔科研单位和基地,称得上是融安县本地最大的农民组织,或许也可称作是金桔产业里面最大的。

吴伦忠告诉新京报记者,读今年的一号文件,印象最深的要算“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段落,文件中说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这恰好与吴伦忠所从事的事业相关,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也是他一直在关心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第一个被提到的就是“产业兴旺”。吴伦忠深以为然。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也是土地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小农户融入产业链,让政策落地?吴伦忠认为,联合社、合作社、供销社是最好的“落地点”。

“因为这些才是直接对接小农户的‘大组织’。”吴伦忠感叹,我国有太多获得国家地理标识的农产品,“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政府还要为销量发愁,人们为什么不买?这就在于产品没有竞争力。”吴伦忠说,消费者更青睐品质稳定、有品牌号召力的产品,可是做到这两点,就算仅仅是第一产业,单纯依靠小农户自身是不够的。

吴伦忠拿自己任职的联合社举例,因为在做果品销售,在湖南和浙江,都有大型的连锁企业在与联合社合作,“作为连锁企业,他们也希望能对接上产量稳定,品质受控的果品。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类似于联合社、合作社这样的农民组织,才能满足零售企业对于产品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需求。”

就自己从业几十年来了解到的情况,吴伦忠认为,很多品质优秀的地方特产,往往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流通体系,小农户们无法真正有效地去和市场对接,难以呈现优质产品来体现出农民、农村、土地的价值。

落实文件的前提在于能否给农民赋权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吴伦忠看到文件提到将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他觉得这是好消息。“但这样的内容,最终要如何去落实落地?”也是吴伦忠最为关注的问题。在他看来,政策落实的前提,关键要看国家能否赋予农民权利。

“如果在乡村治理中,能把权多放一些给农民,给农民成立的合作社组织,那么会更利于产业的发展。”吴伦忠提到,因为基层政府在很多必要的时候并没有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化,所以必须警惕的是,也是他们紧紧抓住了几乎所有的农业资源。“若致力于扩大内需,在乡村层面,同样应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

吴伦忠就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谈起,他说很多地方基层,拿着政府的培训经费在当地搞的培训非常不接地气,通常只是“找个房间,开个会,走个过场,照个相就走人。他们不会关心农民最后学没学会,种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好不好卖。不会像我们,因为和连锁零售是有合作的,所以能够更在意这些。”

因此,吴伦忠说,只有国家的资源能够真的给到农村,农村再通过优质产品来回馈到城市,这样才能成立一个良好的流通体系。“而如果,我们的小农户只能依赖于政府的资源配置,那么我们的农业经济,就不会有活力。”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项玲

相关阅读:
“肺炎1号方”获批用于广东30家定点救治医院 妈妈被确诊新冠肺炎,9岁男孩独自在上海隔离观察……他们做了这件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