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访谈:从细节做起 筑牢防疫墙

原标题:专家访谈:从细节做起筑牢防疫墙

2月5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上,来自公共卫生、医疗、经济、公共服务及危机应对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工作生活实际,重点围绕完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影响以及科学引导市民群众等主题,提出了一条条专业、精准的意见建议。昨日,成都日报再次采访了其中的6位专家,为群众提供建议、指导与鼓励,增强抗击疫情的信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副院长裴晓方:

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做到更加精准地防范

谈到疫情防控时,裴晓方认为目前整体工作开展有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思路正确,举措有力,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她说,春节后不少人返回成都,这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找准方向,重点发力。“以消毒为例,不能只是泛泛地喷点消毒剂,而要做到更加精准地防范。”她说,除了平时少出门、戴口罩等,大家还应重视脚下消毒,尤其是在进出医院、餐饮工作操作间等区域时。那该怎么做呢?裴晓方建议,可以找一块浸了消毒液的棉织物铺在出入口的地上,“根据人流量大小,可以上午铺一张,下午铺一张,就能起到很好的防范效果。”

在个人防护方面,裴晓方说现在绝大多数市民都养成了外出佩戴口罩的习惯,但根据她的观察,一些市民在戴口罩的方法上,还存在不当之处,比如有的人戴着口罩时,习惯用手去摸鼻子、嘴等部位,“口罩最容易被污染的就是外侧中间区域,你戴上后就不能再去摸。因为这种情况下,你的手一旦被污染,然后再去做揉眼睛等动作时,就可能造成接触传播。”她说,如果确实需要接触口罩,比如要喝水、吃东西等,可以从侧面拉开口罩,做完事后再戴回去,总之尽量不要接触中间部位。

除此之外,裴晓方认为市民还应留意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给人倒水时,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杯口边缘;需要登记签字时,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笔。此外,市民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佩戴防护手套,但要注意的是,即便戴了手套也不能随处乱摸,否则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哲:

疫情防控体现了“硬核+温情”

目前从公共政策角度回看成都疫情防控,我觉得网友们的评价非常贴切:硬核+温情。“硬核”就是防控决断科学及时、防控体系系统严密;“温情”就是公共服务全力保持、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体现出这一阶段公共政策目标的核心是疫情防控、社会稳定。

疫情发生后,成都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科学防控,坚持了正确的政策价值观,根本是力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成都市还创新提出力保城市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基于这样的政策价值观,成都科学决策、果断决策,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决策38万市区县乡社区干部进到社区进行了三轮摸排,打笨仗、硬仗,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把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了最核心。这对防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硬核之外,成都的种种措施还体现出了温情的一面,地铁、公交等公共服务一直全力供给,我们的红旗超市,在政府倡导下坚持每天营业到十一二点,保障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众多企业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复工生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同时利用国外采购尽量保障市民需要。

对疫情的严峻现实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继续把严控执行下去,保持住。

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秘书长吴丽娟:

企业应直面现实困境积极求变

在全国上下一心抗“疫”的同时,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也不容忽视。如何重塑消费者信心、刺激消费热情?在外部环境变化下经营怎样找到新增长点?昨日,吴丽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对八类业态的深度访谈和对行业发展消费趋势的预判,连锁企业未来6个月经营压力的承受能力虽然高于小微企业,但是企业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除了采用降薪、降租金等方法进行固定成本的压缩以求自保外,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在吴丽娟看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除了当前不可疏忽的防疫防控工作外,需思考疫情后成都消费市场的重新激活,企业也应直面现实困境,积极求变。

对此,吴丽娟认为要提前研判消费的变化,聚焦增长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精准政策扶持。消费增长性高的业态应重点帮扶,对如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相关的餐饮、休闲娱乐、线下体验性的服务类企业加大租金补贴力度;对于可进行线上转换的消费业态要大力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投入。

除此之外,吴丽娟强调,要重树消费信心,重振消费活力,“首要就是稳定员工,保证就业,在疫情过后通过消费补贴等城市层面消费活动的多种手段激活消费;专业指导消费场所建立分级防疫防控标准,全面保证消费的安全性;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定价监控以让市场经济平稳运行。”

成都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建新:

要继续保持防控力度加强自我防护

张建新表示,市民看到公布了68个小区的信息后,引起很高的重视这是对的。这68个小区必须要加强防护,必须要排查密切接触的人,相关市民要配合排查,要主动报告,还要接受医学观察,住家隔离,不要传染给家人,传染给社会。实际上,不仅仅是68个小区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其他的小区也不能掉以轻心,各项基础工作、针对性工作都应该每天进行。仍然建议市民们一定要宅在家,尽量少出门,不出门,必须要出门的,选择步行、骑车或者私家车,尽量不坐公共交通,尽量少去密闭场所,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门必戴口罩,回家认真洗手。只有这样做,才会阻断疫情,减少传染。

对于成都市民关注的成都市疫情走向和预判问题,张建新教授表示,疫情走向和预判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成都市的防控力度很大,正面引导和宣传也不错。成都市的第一波确诊病例主要是输入性,来自湖北,或者成都人去了湖北以后被传染了。目前,疫情状况的第一波已经结束,现在的返程和出行会带来新一波疑似病例,这些人中感染的几率大大下降,第二波开始冒头,但不严重。政府要继续保持防控力度,有些区域还要有针对性防控,只要市民配合,政府措施有力,第二波病例应该不会超过第一波。作为市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返程人员和必须要出门工作的市民,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其他人员非必要不出门。根据网上的段子,我们都要做好“D”,而不是“2B”,这样才能把输入的病例堵住,把二代病例管住。此外,医院感染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医院是重点场所,感染的几率增大。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李小融:

市民应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我刚才注意到,成都已经通过很多平台公布了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及时公布信息既有利于政府在主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中占据主动,也可以让市民及时准确地了解信息。”昨日下午,记者专访了李小融,就目前在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服务和危机应对及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配合等问题向其进行了讨教。

李小融认为,市民作为个体对信息的收集具有片面化和不能精准识别准确性的特征,造成互联网上有些虚假信息传播的出现是必然现象。“政府在这个时候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平台来进行准确信息的公布,尤其是市民关注的物资储备、如何居家防控、何时复工返校等问题进行及时回应。”李小融如此建议。

而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李小融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市民应该选择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要不断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对于虚假信息做到不传播。”

李小融作为成都普通市民的一分子,也有其关注生活物资供应等问题。“从我目前关注的信息来看,我们城市的生活物资供应和保障是很充足的,尤其是我们的公共交通、大型超市等都是正常运转的,这就证明我们的城市运行基本保障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擎:

建议设立中小企业救助基金建立损失分担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次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和影响。在王擎看来,由于疫情刚好发生在春节期间,企业重新组织生产面临比平时更大的困难,因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化‘危’为‘机’,需要政府和市场多方努力。”昨日,王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分析说,与制造业相比,疫情对服务业影响更为直接,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加以一定的补贴和救助。目前,从中央到四川省,先后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切实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除了政府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还应该鼓励企业、员工各自承担一部分,有效的分担机制可以让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在此基础上,王擎还建议,可以参考巨灾保险来设立中小企业救助基金,疏通不同行业的上下游渠道,分析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从而实行精准救助。

具体到受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他同时还指出,“应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复工。更加长远来看,疫情终将过去,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树立消费者信心,鼓励大家用足公休假从而更多地进行消费,活跃假日经济。此外,之前一直着力发展的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也建议继续发力。”(记者晨迪杨甦王静宇李艳玲孟浩赵荣昌李自强)

相关阅读:
千里驰援 携手武汉渡难关——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河北力量 到此一游|在魅力小镇达沃斯,感受瑞士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