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为他们的“固执”,这个春节一心想和家人团圆的老人们终究没能如愿
摘要: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目前在院老人数125人,均为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平均年龄89.2岁,由于高龄老人基础疾病较多,是新冠肺炎的易感高危人群。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大门口,贴着一封致家属的信:因疫情严重,一福院已实行封闭管理,感谢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对这里的老人们来说,这意味着春节期间,他们大部分都留在了院内,没能回家同家人团聚。
之所以这么做,是考虑到防疫形势和现实情况。据了解,,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从1月22日开始,我们就动员老人春节期间尽量不回家,毕竟留在院内相对安全。24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我们正式实行封院管理,暂停了一切探视。”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朱小凤说。
适逢新春佳节,暂停外出和家属探视的措施,增加了家属的焦虑情绪。朱小凤坦言,刚开始很多家属不能理解,毕竟见不到老人肯定会担心。“所以在防疫情的同时,作为养老机构,还要保证服务质量比原来更好,可以说压力很大,担子很重。”
紧接着,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有条不紊地布置起来,随着疫情变化,防控措施不断升级,截至2月5日,福利院制定的防控应急预案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已经更新到了3.0版。楼道地面等场所的消毒,由一天一次增加为一天两次,接触频次高的电梯等场所每两小时就要消毒一次;每一个楼层还设置了隔离观察室,凡是有过外出就医的老人,回来后均需要在此隔离14天,家属送来的一切物品也都需要在消毒室进行消毒。
在人员配备上,由于从外地返沪的16名护理员正在接受隔离观察14天,现场一线护理员紧缺。据了解,往常护理员每天需要31人,这段时间每天只能保证24人,为此一福院发动党员、专业人员支持一线,确保护理质量不受影响。
为了排解老人见不到家人以及面对疫情的恐慌情绪,日常心理疏导成了医护们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刚开始不能接受封院,为此还和子女发脾气。“后来我们每天和他聊疫情形势,他慢慢开始关心这事,现在已经完全理解我们的做法,所以有时候说透了老人反倒会支持。”
还有一些从家里返院的老人,按规定必须进行隔离观察14天,经确认无异常后才可进入生活区。“有的老人知道自己被隔离了,心里会很恐慌,这就需要我们社工每天陪着做心理干预。”朱小凤说。
“我们会观察老人的情绪,询问他们最近是否有噩梦等,再针对性地做一些心理疏导,比如冥想、玩游戏或者帮他们回忆年轻时的事情等。”一位护士告诉记者。
医护人员将老人的日常情况拍照发到家属群内,图片来源:解放日报社
为了让家属放心,医护人员们还定时通过微信,将老人在院的情况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及时告知家属。一位老人的子女在海外,得知疫情后对老人很不放心,为此,医护人员每天算好时差,让老年人通过视频和语音,和远在异国的子女来一场“在线拜年”。“我们要尽可能把老人的情况及时传递给家属,也把家属的关怀及时传递给老人。”朱小凤说。
连日来,福利院的员工们加班加点辛勤工作,很多人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有人从1月20日起就未曾休息过一天。医护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他们的手机里,存着家属发来的一条条感谢短信:“你们每天给我们和母亲视频,建立微信群及时反馈老人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家属放心安心,我们倍感温馨!你们同样是战斗在抗击疫情前线的英雄!”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护士用手机让老人和家属“在线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