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防线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于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移民城市、口岸城市来说,既是头等大事,又是重大考验。眼下已经进入春运回乡人员返深高峰期,疫情防控到了十分关键的阶段。记者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不断完善“三位一体”“三防合一”等防控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交通检疫严把入深第一关
外严防输入,交通工具可能成为传播疫情的重要途径,交通设卡检疫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之一。
“您好,请配合测一下体温。”在深圳龙岗、东莞凤岗交界处清林路的交通检疫点上,卫生防疫、街道应急、公安交警分工协作,对每一辆进入深圳的汽车上的司乘人员开展检疫工作,守好深圳的防疫大门。“返深人员踏入深圳之时就对其进行排查,才能及早发现病例,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交警蔡晓良对记者说。
像这样的市际道路联合检疫点,深圳共有52个,每个检疫点都24小时运转。随着春运返程高峰期的到来,不少省市的高速公路因防疫检测工作引发长时间、长距离拥堵,给公众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也可能诱发聚集性疫情风险。因此,我市结合工作实际,经优化调整,目前保留52个联合检疫点,优先选择在面积足够大、对主线通行影响小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广场等场所,对大型车辆设立专用检疫区;高峰期多开车道,各部门增派人手,避免发生长时间候检而引起长距离拥堵,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人员运输车辆顺利通行。
飞机、火车、客运大巴也是返深人员普遍选择的交通工具,全市机场、汽车站、火车站、交通枢纽均设置有交通检疫点,由医务人员、站口工作人员、公安联合开展工作,24小时对返深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全面加强对重点人员防疫的监管。
“飞机落地深圳后,我们怎么没有看到有人测体温?”“从火车北站出站,居然连测体温的人员都没有!”……不少市民在回深后发出这样的疑问,认为深圳采取的疫情防控手段让人缺乏安全感。事实上,在传统“人防”同时,我市在疫情防控中充分运用“技防”弥补人防短板。在机场、车站等客流量较集中的场所,如果采用传统手持仪器测温,必然会影响进出站的效率,人员过于集中排队测体温,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因此,让AI红外线测温仪等先进技术手段发挥出重要作用迫在眉睫。比如,深圳机场在国内到达区安装了6套红外线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旅客只需走过,便可测出体温是否正常。除了在主要区域提前规划布设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等设备外,深圳机场还在19个出入口全面启动“普遍式”健康监测、排查,实现了进出港旅客体温检测全覆盖,确保不漏一人。
加强返深人员体温检测,对阻止疫情输入至关重要。截至2月5日12时,我市由机场、车站、码头、关口、路卡等检疫点直接送往定点医院的确诊病例已有22例。“不枉战友们夜以继日的值守!”虽然不希望有人被病毒感染,但是看到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严防疫情输入上发挥积极作用,交警艾力军十分激动,“这让我们更加充满干劲,一定要全力守好进入深圳的第一道关!”
全面排查筑牢社区防控基础关
内严防扩散,全国各地的返深人员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到深圳的家中,社区防控的好坏,决定着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成败。单位上班、工厂复工、学校开学,是全市社区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三大考验。
“社区工作是疫情防控的前线也是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有哪些人员是来自疫情发生地?哪些人员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连续多日,光明区西田社区民警张广和同事们争分夺秒地开展摸底排查工作,不错过一人,不漏查一户,足迹遍及社区每一个角落。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该社区共有人口约4万,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来深的务工人员。面对社区如此庞大的人群,要彻底摸底排查社区人员基本情况,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全市各街道正紧锣密鼓,积极行动,已全面组建了由社区工作站牵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位一体社区基层防控工作小组,以社会基层治理网格为单位,全面细致排查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
2月3日下午,来自湖北荆州的张先生拖着行李箱走出福田沙头街道健康驿站,经过14天集中隔离以后,他身体状况良好,医学观察期间未出现异常情况,达到了解除医学观察条件,由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派出所驻点民警组成的联合防控三人小组共同签署《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后,张先生终于可以结束医学观察离开。健康驿站的设立,是深圳社区疫情防控的又一举措。由福田区慢性病医院负责驻点的沙头街道健康驿站,就是在前期定点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基础上,对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有共同环境暴露或其他接触方式的一般接触者也集中隔离的一种方式。主要安置无固定住所的一般接触者。
刷手机看看自己居住的小区有没有确诊病例,已成为当下很多深圳人居留在家每天的必修课,小区防控工作做得好不好,都逃不过居民的眼睛。在公布的确诊病例所在小区中,记者在华强北街道的航苑西座看到,有两名值班保安在门口严格把关,对每个进入小区的住户进行体温检测,洒水车围绕小区喷洒消毒液;竹子林越海家园依山阁,小区电梯间张贴的消毒记录卡详细记录了每天的消杀情况,还张贴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几点说明》,公布了确诊患者入院治疗和家人观察,以及社康医生每日跟进测量体温等的相关信息。
事实上,无论小区是否存在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工作都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懈怠。记者走访发现,所到小区均加强了对进出人员和进出车辆的管理,记者也只能在小区外围进行采访,外出采购的居民均表示自己小区已经加强消毒清洁,特别是对电梯等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也做得很细致,很多小区在电梯里放置了纸巾、牙签,供居民按电梯使用。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各位业主,请您们步出家门时,务必戴上口罩。”连日来,万科物业管理的各小区管理人员都推着音箱巡回播放提示,小区大堂和电梯间也张贴了各级各部门下发的防疫要求、科普海报,并在主出入口启动了严格的检测和登记制度,轿厢、大堂等公共设施设备的消毒频次增加到每2小时一次,每天向全体业主动态公布病例情况、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登记和居家隔离情况、疫情防控作业等信息。
目前,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党委和协会组织全市1500多家物业企业,在全市4000多个住宅小区、3000多个其他楼宇,全面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做实、做牢社区防控。
群防群治做好城中村疫情防控
深圳有大大小小1800多个城中村,由于自建楼多、外来人口多、开放性大,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做好城中村的疫情防控成为社区防控中的关键。
记者来到龙岗区下水径新村,发现原本有多个出入口的社区,只留了一个出入口进车辆,其他出入口全部用警戒线封闭。每个出入口都有安保人员进行值守,对进出社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如果是从外地返深人员,会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核验登记,确保社区内人员可控。记者来到南山区桂庙新村,当记者的随行车辆准备从新村正门驶入时,立刻有安保人员上前制止,并为记者一行人士测量体温。安保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所有外来车辆要进新村,只能从旁边学府路百姓渔村的入口进入,还要登记身份证信息。如不驾车,新村内人员两个门均可出入。“我们都支持把城中村小区围合起来,对出入人员量体温,小喇叭播放虽然有点吵,但听起来让人安心,低山居民小组的8个进出口现在围合了7个,只留下一个路口进出,并在进口设置体温测量点,并督导人员进出要戴口罩。”龙岗街道新生社区低山居民对这一做法表示支持和称赞。
围合意味着安全,这不是简单粗暴,而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相比花园小区有成熟的物业管理基础以及稳定的居住人群而言,城中村如何打好这场“战疫”,“围合”模式起到关键作用,并成为疫情防控期各个城中村的铁板制度。
“首先要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一旦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上报社区‘三人行动小组’进行复查。”盐田区海山街道梧桐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梧桐社区内有3个城中村、5个无物业(自管)小区,社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城中村和无物业小区现有的管控难点,采取“统管”(关闭多余出入口,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设点”(设置8个24小时“疫情防控监测登记点”)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城中村、无物业(自管)小区疫情防控力量不足的难题,实现了社区所有城中村、无物业小区疫情管控无死角。
目前,“三位一体”防控思路下的战疫小组在深圳已实现了全覆盖,成为交通、居民小区、城中村中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的中坚力量,实现进出深圳进出小区人员有测温、外来人员有登记,并充分组织起物业管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社区工作站等各方面力量,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