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生回应“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非常时期宁错勿漏

原标题:医生回应“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非常时期宁错勿漏

新京报讯(记者卢通)今天(2月5日)晚间,新京报记者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获悉,针对此前该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在朋友圈发布的“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张笑春于今天下午作出回应。她表示,“我前几天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观点,是根据科学依据及临床经验所得。”

医生回应“CT替代核酸检测”言论:非常时期宁错勿漏

张笑春此前发布的言论。网络截图

“CT替代核酸检测”观点引关注

连日来,网络间流传一张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的朋友圈截图,引发关注。截图文字称,“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依据”。

此外,朋友圈内容还提及,目前武汉市家庭聚集性发病越来越多,而且大多起病隐匿,甚至多次核酸阴性,无任何临床症状。如采取家居留观的方式,必然造成疫情进一步蔓延。应该立即启动只要与疑似病例有过接触者均排查CT,只要CT阳性就近集中隔离于酒店宾馆或学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工作。

最后,这份朋友圈内容倡议:疫情控制事关人命,不能放任无症状或核酸阴性CT阳性的人家庭留观了,各级政府行动起来,阻断家庭留而不观,隔而不离,造成继发性疫情蔓延。

回应称核酸检测仍是金标准

今天下午,张笑春就自己此前的言论,首次进行公开说明。

“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出现‘CT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

张笑春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不久,检测和诊疗还需要一定认识的过程,加上核酸试剂盒的研发时间较短,现有采样人员紧缺,核酸试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短期内对大量密切接触、家庭留观及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检测排查存在一定困难。

“CT检查方便、快捷、直观,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虽然CT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但在新冠病毒肺炎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减少交叉感染。”

张笑春在回应中表示,CT阳性和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也要被纳入隔离治疗的范畴,非常时期“宁错勿漏”,即使是其他病原体肺炎也会因为及时治疗而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使得尽可能多的人不被感染,以及感染的无症状患者能及时被发现和及早治疗。

“影像学特征”已写入新版诊疗方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海波在回应中介绍,CT既是专业手段,也是循证工具;既是诊断者,也是评价者。因此CT作为快速诊断有特有的优势。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CT筛选或将成为诊断新冠肺炎的首选方法。

回应透露,张笑春的观点获得了国内一些专家的认可。据了解,北京阜外医院赵世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伍建林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欧陕兴教授等多位业内专家,近日通过电话、微信或自媒体平台等方式联系张笑春,对她的观点表示认同和支持。

记者注意到,2月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编辑赵凯迪

校对李项玲

专家:前期1月下旬住院患者逐渐会在近期出院 信息披露存差异被关注,文化长城称将延期回复以核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