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原标题: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疫情发布会没有手语翻译或字幕,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动态!”北京聋人协会主席成海近日接连收到听障朋友的微信求助,同是听力障碍者,成海对此深有体会。北京聋协希望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出倡议:如果情况允许,希望疫情新闻发布会能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收看疫情直播是重要途径

根据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中残联发布联合调查数据,中国患有听力残疾的人数是2.06亿人,占总人口15.84%。已对生活产生影响的中度以上听力残疾人有6720万,60岁以上的老年听力患者人数为1.13亿。

“我们听到的声音不够完整,甚至是扭曲的,你能想象吗?我们周围的声音世界像是被打上了‘马赛克’。”听障人士于女士向记者“倾诉”,他们的圈子很小,对于国家大事的了解也是只言片语,但针对疫情,他们很想了解最前沿的信息。

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现在网络时代,大家确实看电视少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多了。但必须承认,网络也是谣言、不规范信息的温床,很容易误导因为听力不好、获取信息和甄别信息能力较差的听力残疾人群体。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出现不少网络谣言,难辩真伪。这种情况下权威媒体滚动直播疫情发布,是我们获取信息最直接也是最权威的通道。”同是听力障碍者徐先生对记者“说”。

聋协拍手语视频宣传

“一些直播只播出了大标题或关键词字幕,听障人士无法立即了解发布会内容。”一些听障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往往会记下直播屏幕上的标题和关键字再上网去查找,不过岁数大一些的人不会上网,获知消息往往要延误半天。

为了让听障人士也能了解疫情进展,做好自身防护,北京聋协近日对一些主流媒体证实的信息进行二次整理,组织听障人士自拍加字幕的视频在公众号发布。

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北京手语研究会就组织拍摄了四个手语视频,包括五种防范措施、九个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以及平安返程、杜绝谣言等资讯。除此之外,上海、四川等聋协也发布相关的新闻资讯,在圈内传播。”成海对记者表示。

“各地聋协都推出了防控疫情的手语视频,一是听障人士接收信息渠道少;二是紧急新闻发布没有手语翻译。虽然各地聋协做得尽心尽力,但没有统一的‘打法’,听障者接收信息还是不全面,甚至很有限。”成海进一步“解释”道。

专家:智能直播字幕技术或可用于发布会

“我国重大新闻事件很多都有手语翻译,但是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可能使得各机构工作状态受到影响,无法及时配备手语人员并添加字幕。但这不失为一种提醒:要关照残疾人士的知情权。”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朱涛说。

朱涛指出,如此庞大的听障人群,在信息化社会高度发达,视音频信息广泛传播的今天,他们无法完整准确地接收信息,使他们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抗击疫情多方资源保障跟得上的前提下,建议考虑残障人群的需求,并建立长效机制。

北京聋协:建议疫情发布有手语翻译或字幕

“收看新闻类节目是保障残疾人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朱涛说。记者查询发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三章专门对无障碍信息权益进行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重要政府信息和与残疾人相关的信息,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服务。

《北京市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条也有“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开政务信息应当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方便残疾人获取信息”等相应内容。其中还提到“政府应推动适合残疾人使用的信息交流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研发”

事实上,智能直播字幕技术已经投入应用。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智能字幕便应用在了开幕式环节。现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畅谈,双方的英文对话被实时转写,并翻译成中文上屏。

《2020知识春晚》,深圳卫视和科大讯飞合作,首次尝试在直播加配字幕成功。“智能直播字幕技术或可用于发布会。建议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途径,早日论证、突破,让听障人士也可以听到党和国家的声音。”朱涛说。

相关阅读:
国家卫健委:多家医疗机构正就瑞德西韦临床试验 公共管理专家谈抗疫:可参照战地医院模式应对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