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作为在物资方面容易"灯下黑"的城市 孝感开始自救

原标题:防疫物资告急,孝感自救,从迪拜采购口罩空运回国

作为在物资方面极容易“灯下黑”的城市

孝感的自救已进行了数日

“今天可以到1000袋泡腾消毒片,一袋几百个,一个泡一斤消毒水,一个单位几袋就解决很大的问题了。”

2月2日,接近中午12点,“孝感医院联合调配”微信群忽然更新消毒水的信息。各医院的代表如潮水般涌来:“我们需要!”“帮我解决一点,好嘛?”“听你分配。”

消毒水、酒精如今已是抢手货,遑论N95医用口罩或防护服。一名医院的代表坦言,疫情扩散以来,自己就没见过N95。

孝感,这座与武汉仅隔30分钟高铁、从西北部环拥武汉的城市,新冠肺炎疫情一再告急,确诊人数仅次于武汉、黄冈。截至2020年2月2日0时,孝感累计确诊749例,死亡14例。

过去的两天里,全网将目光投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愤怒于物资的堆积、分发的无序缓慢。

作为在物资方面极容易“灯下黑”的城市,孝感的自救已进行了数日。

捐赠之外的路

1月29日凌晨,孝感市云梦县招商局局长柳骏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表示鉴于云梦县疫情的严峻形势和防疫物资的缺乏,希望大家能动用各方资源和关系,帮助县政府采购疫情防控物资。

原本,云梦县为此次疫情成立的物资保障组里,并不包括招商局。但因知道他们人脉广、与外界来往多,柳骏成为编外人员,与经信局、工商联、商务局一起,负责开拓物资渠道,广撒网。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疫情之前,医院的物资采购要通过省内统一采购平台,平台对相关企业有过一轮筛选,医院在此范围内选择、议价,经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讨论,最终签约。通常来说,与医院签约的通常是经销商,少有厂方直接来签的。

疫情将步骤完全打乱。春节之前,云梦县人民医院听闻了新冠肺炎的一点消息,但因不知实际情况如此严重,他们只采购了几十个N95医用口罩、几十套医用防护服。按往年经验,有两年保质期的防护服通常都用不上,最终一般都报损。

这是区县以及乡镇医院的常态,资金链所限、这些年传染病也很少,医用防护服、N95医用口罩都备的不多。疫情初始时,若哪个基层医院能有百套防护服的库存,就算很多的了。

云梦县人民医院采购科科长邹友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疫情扩散后,他们与原来合作过的经销商联系,一开始担心经销商故意涨价,后来发现,连经销商也拿不到货。“市场上所有的产品,经销商也买不到。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防护用品,95%以上都是捐赠的。”

对医院来说,等待捐赠是一个被动的状态,什么时候能有人捐、捐多少,都是未知数,更何况,许多捐赠品都不合乎医用标准。

以N95口罩来说,大家在囤积、抢购的N95口罩,是常见的防雾霾口罩,并非医用N95。防护服也同样分医用、民用不同类型。捐赠时,多数捐赠方不会附上产品达标证明,通常需要邹友彪这样常与医用耗材打交道的人进行人工识别。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云梦县采取的方法是去采购。

经销商、生产厂的电话不难找,但春节期间,大多歇业。另外,医药耗材市场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尤其是,这些厂家此前从未打过交道,还可能会脱离中间采购平台、甚至不在平台推荐的清单目录中,信任危机就此产生。

云梦县招商局局长柳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天来,他们一直通过老乡做中间担保人,再联系其他货源或者渠道。比如,一位在外省的老乡拜托他的朋友在阿联酋迪拜采买了2万个口罩,经飞机运回上海机场,采买费用由云梦县承担,而上海到云梦的路程,也由云梦县自己解决。

全国撒网采购

“真是一波三折,感觉要放炮欢迎这批手套。”

2月1日晚,一批来自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医用手套,在几方协调之下,抵达湖北孝感。

作为在物资方面容易

来自江西南昌进贤县的医用手套连夜运抵孝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志愿者郭飞是在深圳创业的孝感人,没能在封城前回老家。有感于武汉的物资匮乏,郭飞在除夕夜建群,更多志愿者开始加入,并形成物资开拓、物资跟进、物流保障、财务公开、机构委托采购组等几类分组。渐渐地,包括孝感市中心医院(三甲)在内的60余家孝感市、区县以及乡镇医院也逐渐加入。医院、民间志愿者、官方共同形成了这个“医疗需求联合体”。

封城之后,物资、运输等全都急缺的孝感各医院,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孩。盼不到从武汉分发过来的防疫物资,他们只好一边自己向外拓宽渠道求助、采买,一边寄希望于志愿者。

群内的消息不断在供给和需求两端跳动。“免洗手消毒液急缺,拜托了。”“好,我们想办法”。郭飞和他的小伙伴如同叮当猫,全国撒网找资源。

截至目前,郭飞的志愿团队累计收到委托采购资金近140万元,委托采购或捐赠的总物资包括20900件防护服、2400件手术服、近150000个口罩、92000双一次性医用检查手套、10吨消毒水、1000包二氧化氯泡腾片、500个护目镜等。

数字背后,是一段又一段磨人的经历。

春节期间,许多厂家都停工停产。好不容易找到生产厂,价格也合适,对方也按需生产了,但后续的事宜仍然不顺畅。比如上述来自进贤县的手套,司机带着防疫指挥部开的各类加盖红章的证明去拉货,却被当地在县境截住,一天一夜后,经过孝感以及其他区县不断与当地协调沟通,这批货才被放了出来。

当前,许多防护用具厂家都已被政府接管,厂家已无法自行卖货给湖北各地市。在一些志愿者看来,已有地方保护主义的苗头。郭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曾联系安徽的酒精厂,但对方已被接管,不卖:“我们没厂,只有靠买。你不卖,我咋整?”

因要去隔壁仙桃市协调物资而婉拒《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云梦县常务副县长杨红成也向我们发来短信:“普通医用口罩买不到,群众也没口罩可用,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所需防护服、护目镜、面罩、正压隔离衣已没库存,明天就等着急用。到处买不到。”

而根据工信部的消息,截至2月1日24时,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13.6万件,已抵达11.7万件;医用N95口罩发货13.4万只,已抵达13.1万多只;护目镜包括医用隔离面罩发送18.8万个,已运抵11万个。

但到目前为止,孝感市各医院都仍然在为小到泡腾消毒片、大到防护服,不断奔走。

《中国新闻周刊》征集采访对象及真实故事:

如果你是参与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或其家属;确诊、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属;疫区公共服务人员;医疗相关专业人士;对疫情了解的社会各界人士,如果你有所见、有经历、有困难、有建言,有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故事和观点,请与我们联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与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记录真相。

相关阅读:
跨京冀公交线路2月3日起逐步恢复运营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中美应警惕“政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