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口罩缺口怎么补?消毒液为什么买不到?工信部解答→
2月2日,工业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社会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口罩缺口怎么补?
在今天工信部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表示,目前国内口罩产能恢复率已达到60%左右,对应总产能一天产能超过1000万只。下一阶段企业复产复工率将明显提高,市场供给将有所改善。
曹学军表示,当前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供应存在缺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月24到30日7天内共进口口罩5600多万只,其中1月30日当天进口量超过2000万只,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目前关注度高的N95口罩,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N95原本指的是一个过滤效率标准,实际上对应两类产品,分为防尘的N95和过滤效率达到95%的医用防护口罩。目前后者每天的产能只有60万只,通常用于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场合。在日常防护当中,可以参考近期疾控中心提出的口罩要分级分类使用的意见。在医疗红区之外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都可以解决问题、保护健康,也相当于对紧缺的物资和生产原料的一种合理利用。
消毒液为何买不到?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就社会关心的消杀物品是否会出现短缺问题,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表示,目前来看84消毒液、手部消毒液和75%医用酒精的供给能力总体上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在工信部统计的433家消杀企业中,84消毒液企业95家,平均开工率目前仅60%,日产量1579吨,另有库存1908吨。84消毒液的原料是次氯酸钠,按照一般含5-6%计算,日需求100吨。目前我国次氯酸钠日产能1万吨左右,目前虽然复产率不是特别高,产量也能接近5000吨,因此,84消毒液生产是有原料保障的。随着企业逐渐复工,84消毒液的生产能够满足医院和社会需求。
此外,手部消毒液生产企业70家,每天产量目前已经达到了140吨左右,库存还是有200余吨,供应总体来说也没有问题。医用酒精生产企业59家,日产能407吨,产量达到200多吨,复产率55%,而且在逐步提高。此外,还有乙醇生产企业可以做95%以上含量的酒精,日产量900亿吨,能够保证医用酒精原料供应。
对于社会上反映买不到的现象,王伟表示,主要原因有生产企业开工率总体不高,产能还没有完全有效释放。同时由于产能布局不均,有些省份需要的产品品种在本地短期出现了供应紧张的状况。产品包装、运输也是当前部分制约因素。下一步工信部将督促尚未复工和产能不足的企业尽快复产并提高产能,加快运输配送方面的协调,确保供应有保障。
此外王伟也表示,当前应当把紧缺的物资更加均衡分配到所有需要的人手里,而不是说先囤半年用量,这个就会人为造成紧张。
什么医疗物资最紧缺?
今天,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当前疫情防控物资调配的最新情况。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月1日24时,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13.6万件,已抵达11.7万件;N95口罩发货13.4万个,已抵达13.1万多个;护目镜包括医用隔离面罩发送18.8万个,已运抵11万个。国内出口加工企业向湖北紧急调拨了部分欧标防护服,还有部分进口及海外捐赠的欧标、日标防护服分期分批运抵武汉。目前,物资全部交付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挥部统一发放。
黄利斌表示,随着疫情蔓延,各地疑似和确诊病例呈现上升态势,对医疗物资的需求激增。目前最为紧缺的主要是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重点防护用品。2月1日,全国医用防护服产量达到了2万件,比1月28日的0.87万件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所有新生产的医用防护服基本用于湖北和武汉地区,其他地区以使用库存为主。其他物资方面,负压救护车等设备相对紧缺,消杀用品、体温检测仪等防疫产品产能充足,生产供应可以满足全国基本需求。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介绍,为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的调配,工信部组织开发了国家重点物资保障平台,主要用于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重点物资企业产能、产量以及库存等方面的情况。目前平台监控了7大类21个小类的重点医疗物资,已经完成了主体功能模块的建设,对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药品等等重点医疗物资实施在线监测。截止到1月31日,共有400余户企业入库,超过300个企业每天实时更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