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次站在防疫最前线 这次责任最重大

原标题:三次站在防疫最前线这次责任最重大

“这次疫情暴发得很突然,我们临危受命,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救治任务。”1月30日中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彭志勇在办公室里神情略显疲惫,但语气铿锵有力。这位17年来3次站在防疫救治最前线的专家,对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充满信心。

53岁的彭志勇是麻醉学博士和重症医学博士,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并获器官移植麻醉ICU专科医师培训,拥有香港特区和美国的医生执业证书。他发表SCI文章40多篇,参编美国重症医学参考书3部,还是众多医学杂志的审稿人。担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5年来,他将科室建设得更加完善和强大,并成功应对此次疫情考验。

17年前的SARS疫情暴发时,彭志勇正在香港参与会诊、抢救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暴发时,他主动请缨,在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他带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团队,再次出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因为疫情潜伏期长,症状指征也不明显,病毒在前期比SARS更容易传播。因此我们每天都不敢懈怠。”彭志勇坦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3次防疫救治责任最重、自己压力最大的一次。前两次自己是作为个体的医生参与,这次疫情是作为ICU的负责人,不仅要全力救治病房里的患者,还要对所有医护人员负责,安排调度医护人员以最高效率工作的同时,尽量保证他们不被病毒感染。

令彭志勇感到欣慰的是,从1月6日收治第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以来,至今共治疗40余名患者,其中八成患者通过救治成功康复。最令他难忘的,是两位使用ECMO(人工心肺仪)抢救的患者。

“很不容易,这两例都是危重患者,通过ECMO成功救治,体现了医院急救、ICU等科室的高超水平。”彭志勇表示,每当看到重症患者康复出院,自己再辛苦也不觉得累。

阻击疫情成绩的背后,是彭志勇以及医院ICU团队默默的坚守和奉献。从1月6日开始,彭志勇就把ICU当成第二个家。虽然他的家就在医院附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临床工作,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几乎24小时都在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靠一会儿。

“我是科室主任,也是一名30年党龄的老党员,理应吃苦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次有医护人员劝彭志勇回家休息,但总是被他婉拒。

1月28日晚上,坚守岗位半个多月的彭志勇第一次回家,29日凌晨4点,科室的电话将睡梦中的他惊醒。原来是病房里收治了一位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急需他前来指导救治。彭志勇立即赶往医院,帮助医护人员让患者的病情平稳。忙碌之后的彭志勇到办公室洗了把脸,此时窗外的天空已是蒙蒙亮了。

“从1月6日开始,我们ICU的150余名医护人员全员上岗,24小时轮班,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彭志勇表示,ICU团队已经连续奋战22天,但没有一名医护人员退缩,连怀孕的医生也主动请战,大家都希望能多救治患者,给社会各界更多抗击疫情带来的信心。

相关阅读:
理性看待世卫组织有关决定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单位食堂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