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战疫观 物资捐款到哪了?疫情当前,红十字会应以透明回应关切

原标题:战疫观|物资捐款到哪了?疫情当前,红十字会应以透明回应关切

摘要:全国上下的眼睛都在盯着救灾进程,也都在在盯着慈善工作的进展。慈善信息发布事关全国群众对于灾区的关心和信心,容不得一点马虎。

战疫观  物资捐款到哪了?疫情当前,红十字会应以透明回应关切

从山东寿光捐赠至湖北武汉的350吨蔬菜,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寿光捐赠的蔬菜要销售?”“销售的款项为何又要捐给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否涉及倒卖慈善物资?”网友的追问三联引发舆论狂潮,把武汉红十字会推上风口浪尖。

舆情汹涌之下,武汉红十字会作出回应——武汉市红十字会从未接收任何单位、任何个人捐赠的“寿光蔬菜”,更没有参与该批蔬菜的分配、售卖。媒体追问之下,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批蔬菜送到了武汉市商务局手中,而武汉市商务局则通过市属商超进行低价销售,预计将成本之外的所得悉数捐赠给红十字会,这才有了“红十字会销售捐赠蔬菜”的网络舆情。

其实,捐赠蔬菜低价销售,并不像许多网友想象得那样不可理喻。面对武汉物资短缺的情况,武汉商务局若直接免费发放蔬菜容易造成哄抢。低价销售能使物资得到有效调配和利用,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物价,算得上行之有效。而所得款项上缴红十字会,又让销售行为回归公益。在非常时期,该策略算得上权宜之计。

然而,为何这种做法会引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波?

慈善信息的披露过于简短,形成了人们对于事件的误会。此时回看引发争议的新闻报道,“寿光捐赠蔬菜低价销售,所得上缴红十字会”这种简单的新闻通报,很容易引起读者误会。在描述当中,事实上的操盘者武汉商务局缺位,红十字会这个几乎与此事无关的部门成了唯一露面的单位,这无疑让读者产生是“红十字会销售了捐赠蔬菜”的联想,联系红十字会的属性,难免会让网友义愤填膺。

武汉疫情延绵多日,全国上下心系湖北,纷纷踊跃救助。此时,全国上下的眼睛都在盯着救灾进程,也都在在盯着慈善工作的进展。慈善信息发布事关全国群众对于灾区的关心和信心,容不得一点马虎。

灾区实际情况瞬息万变,有时候慈善物资、资金的用法需要想方设法最大化其效益,自然需要慈善部门尽心尽力琢磨最适合灾区的方式方法。有关部门需要创新表达方式,让慈善救助的信息以更温暖、有效的方式被公众接受。

方式方法的创新需要建立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对有关部门来说,放低姿态、超越简短的通稿,通过各种形式对详细情况进行更耐心细致的解释,将大大有助于网友们建立对灾区慈善事业的信心,也有助于全国各地进一步支援灾区。

此外,慈善渠道的过于单一,也使人们对于本次武汉灾情中的慈善救助工作多有诟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救助体制。武汉疫情爆发后,海量捐助涌入武汉,但很多只能通过红十字会进行分发,客观上造成了救灾物资的壅塞,这使得网友们对红十字会的抱怨也是由来有自。

“钱款为什么都躺在账上?物资为何没有快速下发?”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网友,也使得寿光蔬菜事件成为这些怨念爆发的出口。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时值春节,各种物资生产无法保障,很多人希望购置物资而不得,其实红十字会也一样,资金在账上,不是不想花,很多时候着实花不出去。说到物资分发问题,据媒体报道,武汉和湖北两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不过三十余人,势必难以快速完成国内海量捐赠物资的快速分发。

其实,拓展慈善渠道,让社会治理的力量在慈善救助中有所作为,是对这一问题的破题之道。作为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很多武汉慈善救助工作是可以通过民间组织、企业以及专业人士来实现的。

首先,这能避免慈善救助物资壅塞于部分单位,让资源调配更加快速有效;其次,这将降低政府部门的和一些单位的工作量,使其把精力专注于更加专业化的工作上;最后,这也能满足更加多样化的社会慈善需求——在这次武汉疫情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疾病患者、残障人士等少数群体,他们在灾情中同样受到影响,而他们所需要的救助则更较为特殊,这些特殊需求常常是红十字会这种大型救助机构难以满足的。

随着湖北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后续慈善救助工作的压力势必越来越大,举国上下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让慈善救助的信息和渠道都进一步透明公开,并让改革在特殊情况下加快推进,当是消除负面舆论、树立各界信心的一剂良方。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相关阅读:
营口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拉萨市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