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评丨口罩刚需,不妨以“全球购”思维破解
小口罩,大民生。
口罩,已成疫情防控的“标配”。持续的疫情让口罩成了“抢手货”,牵动人心。连日来,多部门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供给,但口罩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客观地说,疫情刚需并非常态,口罩缺口是谁也无法预料的难题。这几日,媒体曝光的口罩事件也不少:有囤积居奇、坐地涨价的,如某些电商平台销售的口罩明显“趁火打劫”,有的甚至一夜之间价格飙涨20倍;有李代桃僵、售卖假冒伪劣的,如浙江义乌警方捣毁的假3M口罩销售点,已有5人因销售伪劣产品被刑拘。
义乌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调查中
市场的自发性自古便是如此,哪里有刚需,哪里就有投机。疫情之下,作为日常防御的口罩,扮演着基础防疫的硬核角色。不久前,工信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随着疫情蔓延、返工潮来,口罩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现在连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群众都开始戴上口罩,如果人人都用,每天还要更换,面对如此强大的刚需,短期内的供给跟不上也在情理之中。加之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一段时间的供需失衡,也不难理解。也因此,“浙江医用外科口罩缺口约400万个”等官方权威信息,为社会各界的精准驰援提供了现实依据。
缺什么,补什么。口罩缺口的问题,逻辑上说,在需求层面显然难以遏制,唯有在供给侧积极破题。一方面,生产端最好能自给自足;另一方面,销售端最好能开源增流。
于前者来说,不少工厂已经紧急复工。在广东,当地无纺布协会于1月25日发布共抗疫情倡议书,召集当地具有医疗防护服、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生产条件的企业恢复生产。于后者而言,援助疫区的社会力量当深谙一个最现实的道理:对于当下的武汉而言,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医疗设备、医疗物资、专业医疗人员,还有老百姓生活必须的各项物资。
值得一说的是,1月30日,从韩国首尔起飞的东航MU5042航班,载运着采购的11180公斤、70余万件医疗物资,于13时50分落地上海浦东。“全球购”在寒冷的冬日兑现为雪中送炭的物资供给。
在这个万物可种草的时代,“全球购”当然算不上什么创新思维。不过,我们对疫情的发展和口罩等基础物质的供给未必有精准的先见之明,加之口罩企业的产能能否与当下的防疫刚需相匹配,这显然不是纸上谈兵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尤其是对于具有组织协同能力的生态型平台而言,调动起从上游供应链到生产、物流、再到消费者端的各类资源,最终实现短时最优配置——这也是最实打实的企业社会责任之彰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平台当有大担当、大企业当有大作为,如果有更多全球型企业平台能见贤思齐,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刚需矛盾就算不能速效“治本”,起码也能适度纾解、略有缓和。
小口罩,大民生。市场不是万能的,疫情也是在发展的。以“全球购”思维为支点,整合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主体,都来做实实在在的行动者,那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是指日可待之事。
作者: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