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南药品销售商:厂家口罩要优先供武汉和医院

原标题:湖南口罩短缺何时缓解?听听药店、经销商、厂商和政府部门怎么回答

湖南药品销售商:厂家口罩要优先供武汉和医院

2020年春节,各地的口罩一时紧俏起来,湖南也不例外。

从药店、经销商到厂商,到底哪个环节存在问题?湖南口罩为何短缺?潇湘晨报记者多路探访,为您解答口罩难题。

“请问还有口罩卖吗?”1月 22日早上 8点,市民刘女士来到老百姓大药房湘雅店询问。这已经她是两天来跑的第 7家药店了。

“没有了,没有了,政府已经统筹供应了。”1月 28日,这一幕同样发生在长沙浏阳市永安镇长沙芙蓉口罩厂的办公室内,一名工作人员几乎隔一会儿就要面对同样来寻求口罩的询问。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开始成为稀缺品。这也让长沙这家唯一的口罩生产商成为“网红厂”。

从销售到厂家,口罩告急已是不争的现实,也成了不少市民心中的一个疑团。口罩到底哪儿去了?目前口罩的产能怎么样?疫情防控需要的口罩能否供得上?对此,潇湘晨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口罩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还原口罩告急背后的根源。

临床一线:N95口罩需求量大,使用量是平时几倍

“什么口罩都没了,一个都没了。”

1月 23日晚上 8点 20分,有人来问是否有口罩,药店的女店员直接一口气回复。

“没办法,从下午开始就售空了。”她说。

女店员告诉记者,以前来买口罩的人很少,“买也就是一两个的买”,疫情发生后,尤其是过年这几天,几乎时刻都有人进店来买口罩。之后,不少药店都实行了口罩限购。医用口罩也面临着更加紧缺的局面。

记者从湖南多家大型公立医院了解到,医院一线的口罩也是不够量的,“尤其是缺 N95(口罩)。”一名医生告诉记者。连日来,已有多家医院相继发出公告,向社会各界征集捐赠 N95口罩、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

1月 28日下午,某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时医院使用的 N90、N95口罩比较少,作为医院应急物资储备,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使用比较少,考虑到口罩有效期、价格等因素,储备量也有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联系供货商采购 N95、医用外科口罩,但是备货有限,目前确实存在相关口罩短缺的情况。

记者从一家医院致供应商的公开采购清单上看到,医院急需采购 N95医用防护口罩 20000个,N95/KN95颗粒物口罩 20000个,不带呼吸阀型号优先,医用外科口罩 50000个等物资,用于医护人员及病友的防护与治疗。

该负责人表示,医用口罩是消耗品,临床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医院发热门诊等相关科室使用 N95口罩的量是平常的几倍,医用外科口罩需求量也比较大,医院正在通过多方途径采购,确保一线医护人员的健康。

药店:货源紧张,“进店的市民几乎都是来买口罩的”

国药楚济堂在湖南有 1482家分店,分布在全省 12个地州市,在长沙就有近 600家分店。疫情在湖南发生后,口罩在每家门店立即变得供不应求。

相关负责人查询销售数据告诉潇湘晨报记者,此前,所有国药楚济堂湖南省区的门店一个月的口罩日常销售量为 3000只左右,现在是“进多少货就会销售完多少”。

“之前来门店的 100个客人中只有三到五个是来买口罩的,现在可以说 100个人里就有 100个是来买口罩的,数据的话,翻了肯定不止百倍。”国药楚济堂董事长邓金花说。

“有时候市民来药店买口罩买不到,其实并非药店没有供应口罩,只是去的时候已经卖完了。”她介绍,药店一般会一天分配一次,卖完了就没了,“实际上公司有了货经过验收后就第一时间分配到了各个门店。”

楚济堂的口罩供应厂家主要来自广东、江西、合肥、浙江等地,“有些企业没想到疫情发展这么迅速,只要临时把员工喊回来上班,有些工人在疫区也赶不回来,所以需求量大,但是确实生产能力跟不上。”邓金花说。于是,药店的口罩货源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另一名医药零售领域的负责人介绍,之前公司从广东联系了三万只口罩的货源,中途被分走了一半,“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医疗防护用品都必须出省检查,尤其是涉及到口罩、防护衣,后来我们还出具了证明,但最终也没办法足量拿到(口罩)。”他还告诉记者,疫情之下很多工厂都被定点征用了,“很多都是指定销售给哪里,可能有剩余才能给到药店。”

“我们正在尽全力、积极地寻找货源,保证门店都有货,因为这是老百姓能买到口罩的主要渠道。”邓金花还介绍,他们还根据门店的大小、周边辐射的人群对口罩的供应数量进行合理分配。

关于口罩涨价,邓金花也解释道,因为上游生产力不足和春节期间物流费用的原因,导致口罩的进货价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进货价)涨个百分之二三十都属于正常”。她说,随着各方面成本的提高,公司会针对不同批次的进价适当有些调整。

邓金花说,作为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医药零售企业,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对接货源,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销售方:拿不到货,要先进医院和供给武汉

下游的药店供给不足,那么中间的销售环节情况如何呢?

工信部近日发布消息称,我国口罩最大产能可以达到每天 2000多万只。湖南本地一家药品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也是要从工厂拿货,但是很多大型企业生产的口罩往哪个地方发不能随便,要优先供给医院和疫区。

他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们公司主要是从河南新乡的口罩生产厂家拿货,“那边的厂区一天能生产超过 100万只口罩,但不能随便发给我们,都是先进医院,或者发往武汉的多。”

“疫情发生后确实拿不到货,没办法,因为很多企业政府有规定,生产出来后不能直接拿去卖,不能提前流通,这是任务。”他说。

“保证不了,谁都保证不了能拿到多少货,甚至可不可以拿到货,这个企业老板都说了不作数。”他说。

这名业内人士认为,口罩供不应求的最大原因就是后方生产能力跟不上,再加上物流也有一个麻烦,“有些民营物流公司价格翻了不是一点,导致物流费用也很高。”

他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厂家的口罩分为了两个线,一个是医院,另一个是药店,他们属于后者。“也就是说,先保武汉和医院等一线,之后才会到市场,也就是药店。”

厂家:厂门口都是寻口罩的人

1月 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长沙浏阳市永安镇长沙芙蓉口罩厂老厂房的门口时,已经聚集了一些寻求口罩货源的人。

“这里还有口罩买吗?一次性的也可以。”“没有了,没有了,政府已经统筹供应了。”在门口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几乎隔一会儿就要面对这样的询问。

一些供货商则守在工厂门口,希望能“软磨硬泡”购买一些口罩。“有一个男的还是慕名从浙江过来的,在这里守了几天,我告诉他,守再久也没有货。”一名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称,几百米外是长沙芙蓉口罩厂的新厂大楼,那里能够生产 KN95口罩和一次性口罩,但也都是民用的,目前已经由工信部门统一进行统筹,供销均由工信部门进行调配,工厂不能私自接受订单。

来自益阳安化医药总公司的一名负责人自大年初一起就一直在寻找各种货源。“平时其实我还是有一些渠道,所以前几天就还能够这里搞几千个,那里搞几千个,主要是供应疾控中心。”这名负责人称,到后来实在找不到货源,到处联系,急得在宾馆吃不下,只能靠几包方便面应付。

大年二十九工人被召回工厂加班,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作

疫情的突然爆发,让这家以前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顿时成为“网红工厂”。该工厂的法定代表人伍海湾称,这几天她每天要接到 1000多个电话,电板基本上半个小时就没电了。

企业简历显示,长沙芙蓉口罩厂创建于 1982年,是湖南省劳动防护用品行业最早一家拥有国家级资质与相关行业标准认可的专业化生产制造销售企业。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长沙芙蓉口罩厂是唯一一家直接以“口罩”命名的生产企业,日产约 20万个的规模已经算相关企业中的佼佼者。

该公司总经理侯文明介绍,在往年,他们年生产的一次性口罩在一千万个左右。按照每年的惯例,他们会在工人放假前储备一些货物,去年年底储备的一次性口罩的量在一百万左右,但疫情的发展和口罩的消耗出乎了他们意料,口罩订单在年前暴涨,于是赶紧召集工人返工。

“组配一条新流水线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招新工人也需要培训时间,目前只有熟练工才能操作。”侯文明说。

1月 28日下午,记者走进了这家工厂新厂的生产车间。大楼的三楼是 KN95口罩的生产车间,配备一条全自动流水线和一条半自动流水线,一共有 10多个工人在忙碌。全自动的流水线一分钟可生产 19个 KN95口罩,流水线成本在 100多万元,而半自动的生产线除了最开始的定型外,后面的工序均由人工完成,生产线成本在 40万元左右。

侯文明说,目前工厂的 6条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作,每天能够生产 KN95口罩 1.5万个,一次性口罩能够生产 15万至 18万个之间,已经达到了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依旧不能够满足当前形势的要求。尽管如此,口罩的出厂价仍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在车间忙碌着的工人柳桃林说,按照以往,在大年二十九聚完餐后,大家就开始休假了。但今年的这一天,大家吃完中饭回家,下午三四点就接到电话,要求大家全部返回工作岗位。

一名工人称,大年三十他们加班到凌晨 12点半。目前,他们工作是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点半,而往常他们正常工作的时间是早上 8点多到下午 5点半,工作时间几乎延长了一倍。

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大家情绪都很高,一名负责给口罩踩线的工人称,她一天要完成 3000个左右的任务。“这个是特殊时期,没有办法,家里人也很理解,而且厂里给了我们平时几倍的工资。”柳桃林说。

潇湘晨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湖南省副省长陈飞也前往这家工厂进行调研,他在调研过程中指出,相关部门要指导该厂进一步扩大产能,以进一步满足疫情狙击战物资保障要求,与此同时,生产企业因用人成本上涨可以进行适当调价,但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侯文明表示,目前他们也在向相关部门申请生产医用口罩的资质。“我们生产的民用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在于缺少消毒灭菌程序,现在正在进行装配。”侯文明称。

在日前召开的湖南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会上,湖南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表示,在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湖南绝不让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亏本经营。接下来,我省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每一家生产企业指导服务,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标准、安全有序生产。

目前全湖南口罩日产有望实现 100万只,满足基本需求

近日,工信部表示通过推动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全国口罩的产量已达到一天 800万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 40%。为确保口罩等重点防疫物资的供应,工信部还建立了国家防控物资临时储备制度,对重点生产企业的物资直接调配,确保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防疫一线地区的供应。随着近期口罩产能的逐步恢复,紧张局面估计会渐渐缓解。

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已有多家口罩企业复工生产,每天能生产口罩约 60万只。这其中,长沙芙蓉口罩厂、阳普医疗(湖南)有限公司等企业能生产 KN95口罩,但湖南还没有企业具备 N95口罩的生产能力。

位于湘潭的湖南臻和亦康有限公司大部分员工在大年三十放假回家过春节,为抗击疫情,该公司召回技术骨干和部分工人,恢复口罩、手术服、防护服生产线,目前公司的生产量已增至日常生产量的三至五倍,一天的产量大概是 5万个左右。

位于衡阳衡山县的力达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 1月 20日连夜召回技术骨干和部分工人,恢复医用口罩、医用帽子的生产线,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积极生产,短短几天已为一线执勤在岗人员免费派发 20多万个口罩。在机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他们一天可以生产 3万只医用口罩。

在常德市,自 1月 23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 23日当天就实现了市内三家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紧急复工,这其中就包括两家口罩生产商,位于常德临澧县的湖南永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日产医用外科口罩 20万只,位于常德汉寿县的湖南康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日产普通医用口罩 6万只。

在岳阳市,有 2家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康沃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年前加班生产口罩 5万个,已全部投放市场。湖南贝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组织对生产车间 9万个半成品进行包装灭菌。企业负责人承诺:保质量,不囤货,不涨价。在邵阳,位于邵东市的邵阳智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具备口罩生产能力。

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介绍,全省口罩生产有望尽快实现 100万只以上的日产能,可满足普通百姓基本需求。

同时,工信部也呼吁社会各界正确认识 N95口罩的科学使用问题。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护,不一定非要戴 N95口罩,一般的医用型防护口罩,就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在公共场合也就够用了。所以大家不必因为恐慌心理而囤积 N95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建表示,如果到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建议戴口罩。如果独处,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也可以不戴口罩。医务人员对口罩使用时间有严格规定,但公众戴口罩,不必随时换,可根据清洁程度使用更长时间。

潇湘晨报记者刘双张树波曹伟报道

相关阅读:
湖北省省长: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监督批评 中央:疫情仍处于扩散阶段 形势复杂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