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冠肺炎:自我识别及居家隔离指南

原标题:新冠肺炎:自我识别及居家隔离指南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本刊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帮助大家如何分辨普通呼吸道疾病与新冠肺炎,如何更好地居家隔离。

记者|王海燕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分辨普通呼吸道疾病和新冠肺炎?

李太生:普通感冒,腺病毒引起的流感也好,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呼吸道症状,我们叫卡他症状,就是鼻子堵,流鼻涕,嗓子不舒服,咳嗽又发热。新冠肺炎和2003年的SARS,2013年的中东MERS,都是致病比较强的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去的,和季节性感冒、流感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卡他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比较重的时候才出现咳嗽,甚至有些人刚开始发热都不明显,就是没劲。

我个人体会就是,如果你烧了三个星期,烧了三个月,问题不大。但急性发热,即三天之内出现不明发热,又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比如拉肚子,泌尿系感染或者胆囊炎,肚子痛,就是稍微有点咳嗽,没有流鼻涕,没有鼻子堵,没有头痛的发热,反而要警惕。这是第一个判断标准。

远征摄

远征摄

第2条就是流行病学史,去没去过武汉,跟没跟武汉产生过关系,这在目前阶段还是很重要。拿不准的话,可以先在线问诊一下,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开通了针对新冠肺炎的在线问诊的途径。

另外,现在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去医院也是对症治疗,还会增加互相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各医院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也高度紧张。我的建议就是,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岁数比较年轻,身体也好,就是发热,没有其他问题,尽量在家居家隔离,吃点退烧药,多喝水。

三联生活周刊:居家隔离要注意哪些症状?

李太生:你可以查查,我们协和医院呼吸科的田欣伦老师,她翻译了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居家隔离指导,写得很详细,可以看看。

出门在外,尽量不要摸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梯这些东西,摸了以后不要摸脸、摸鼻子、摸嘴巴,回家就换外套、洗手,洗手不要少于20秒,如果有行李,最好要消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情,着急上火不解决问题,还影响自身免疫力。

至于说煲鸡汤,家里放醋,没有必要。不要乱吃药,尤其是提高免疫力的药。目前为止,中药我没做过研究,但西药,全世界公认,没有哪种西药可以提高免疫力。

另附2020年1月20日世卫组织居家隔离指南摘编版:

可居家对象

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心肺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或者肿瘤的基础病,仅有发热症状,如年龄超过65岁,建议及时就医。

居家要点

1、患者应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里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起码要与家属相隔一米,分床睡。只要处于同一房间,双方应戴口罩(武汉一医生居家隔离时睡觉也戴着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立即更换,换下口罩后请洗手。

2、不接受探视,但最好有一名健康的家属照顾患者。

3、家属与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接触后应洗手。家属在准备食物之前、之后,吃饭之前,上完厕所之后,也要洗手。如果手没有明显弄脏,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湿纸巾擦拭;如果手明显弄脏,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洗手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没有一次性纸巾的话,请使用专用毛巾,毛巾变湿后立即更换。

4、所有人,特别是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布口罩、纸巾或弯曲胳膊肘遮挡口鼻,然后洗手。覆盖口鼻的材料要立即丢弃或清洗,清洗可用肥皂和流水。

5、避免直接接触体液,特别是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必要的话使用一次性手套,摘下手套之前和之后要洗手。

6、病人使用的手套、纸巾、口罩和其他废物放在病人房间中,与其它废弃物分开处理。

7、患者和家属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盘子、饮料、毛巾、毛巾或床单等。患者使用的餐具可以重复使用,但需要用肥皂或洗涤剂清洗。

8、床头柜、床架和其他卧室家具,每天要消毒,可使用漂白剂稀释的消毒液,配置比例是,1份漂白剂加99份水。浴室和卫生间每天也至少消毒一次。

9、病人的衣服、被褥、浴巾和手巾等,用肥皂清洗,水温在60-90°C之间。洗衣服时,使用一次性手套和防护服(如塑料围裙)。在摘下手套之前和之后要洗手。

10、疑似患者应该居家隔离。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被视为接触者,如果家庭成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和呼吸困难,请尽快报告社区。

另外,协和医院呼吸科田欣伦副教授提到,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请停止居家隔离,尽快就医:

1。出现呼吸困难(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

2。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

3。腹泻

4。高烧超过39度

相关阅读:
检察日报延长休刊及调整版面启事 美国公布“中东和平新计划”政治部分内容 华春莹:任何解决方案都应有利于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