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原标题: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市民的心。对上海而言,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是严防输入性风险,有力阻断传染源,这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上观新闻记者孟群舒李蕾李晔王力邬林桦顾泳茅冠隽

“车内所有人员,请配合接受体温检测。”昨晚,伴随着清晰的喊话声,在G15沈海高速公路朱桥检查站,由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和路政执法队员共同组成的联防联控小组,正对每辆入沪车辆的每位乘员进行细致排查。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几乎同一时间,在G50高速嘉松中路道口处,去年8月刚入职的“90后”临床医生俞嘉琪身穿防护装备,正向一名开着鄂牌私家车通过道口的45岁男子解释,“因为您疑似有疫区接触史,目前体温多次测量结果大于37.3℃,请配合我进行检查。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也是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着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市民的心。对上海而言,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是严防输入性风险,有力阻断传染源,这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

自1月21日开始,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在G2江桥收费站、G50徐泾收费站、G60新桥收费站、G40高东收费站与公安、卫生等部门对湖北省牌号进沪车辆联合开展查控。1月27日14时起,防控措施再度升级优化,本市高速公路的检测关口从144个高速公路出口前移至9个省界高速公路公安检查站,对凡是入沪车辆进行“逢车必检”。

144个道口检测人员三班倒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分析说,根据本次疫情的特点,上海首要工作是严防输入,即在进入本市的交通道口实施卫生检疫、症状筛查。

实际上,对入沪通道从严查控,一直是上海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查控力度不断加大。以高速公路为例,从最初重点查控湖北籍车辆,很快提升为查控所有来沪车辆,包括上海籍车辆,努力实现不放入一个“传染源”。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嘉定医护人员在G2高速江桥收费站对来自湖北、武汉的自驾车驾驶员和乘客测量体温。张海峰摄

1月24日是春节长假第一天,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从这时起,上海严格管控各类入沪通道,在民航、铁路、交通等部门全面实施抵离重点地区航班、车次、水路客运班线管控的基础上,加大对各类入沪通道的查控力度,进一步扩大来源地筛查范围,对发热人员严格实行临时隔离、转送指定医院等措施。同时,本市加大对来沪社会车辆筛查力度。在进入上海的全部144个公路道口以及60个无名小路道口实行监测。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即转送指定医院接受后续诊断。

紧接着,上海启动“三个全覆盖”和“三个一律”。“三个全覆盖”是指入沪人员信息登记全覆盖、重点地区人员医学观察全覆盖、管理服务全覆盖。“三个一律”是指,对进入上海的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一律实施医学观察、对其他外来地区人员要求由其所在单位一律申报相关信息,并切实落实防范举措。这一“最严措施”,迅速成为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防控工作的手势。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嘉定医护人员在G2高速江桥收费站对来自湖北、武汉的自驾车驾驶员和乘客测量体温。张海峰摄

“1月26日15时30分左右,松江区各道口陆续启动逢车必检工作,所有进沪车辆在高速道口都需要停车,车上人员全部需要接受体温检测。”据市交通委介绍,从26日起,无论是大客车还是小轿车,无论悬挂何种牌照,无一例外。医务人员用耳温枪、额温枪等工具对车上乘客和驾驶员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乘客体温超过37.2℃,就会按预案进行处置。144个道口,每班配备2名卫生工作者,实行三班倒,全市有864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在岗。

“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医护人员会把他们带到检查站内的二次检测点进行复检,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送至相关医院检查诊疗等。”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交警支队朱桥检查站站长陆伟锋告诉记者,昨天14时至17时,朱桥检查站共发现6名体温异常人员,均作了妥善处置。

不过,据记者测算,检查一辆车,平均需要1分钟左右。20时许,朱桥检查站安检区的交通秩序总体平稳,但后方车辆缓行情况较为严重。陆伟锋表示,“后方排队车辆接近10公里。”

如何在守住入沪大门的同时,加快车辆通行速度?记者获悉,公安机关已及时协调区卫健部门适当增派卫生防疫检测人员,提高现场检测效率,最大限度降低通行压力。

机场铁路对所有抵沪旅客测温

一些市民在社交网站提出,上海两大机场没有看到测温点。

记者详细询问了相关部门,据悉,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测量体温的点位都设置在航班到达口,也就是旅客下机到达的第一线。每一位旅客刚刚踏下飞机即第一时间接受体温测量,通过后才能进入到机场航站楼到达区域。

上海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两大机场1月22日起就启动了对武汉来沪航班旅客下机即测温;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后,两大机场开始对所有湖北区域始发抵沪航班的全部旅客进行测温和登记。自1月26日下午起,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对所有抵沪航班的旅客进行测温。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一旦经远红外测温发现发热患者,现场工作人员即再手持测温枪进行复测,对体温异常且符合相关排查规定的旅客,通知120就近送往指定医疗机构就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两大机场均发现数名发热旅客,已严格按照相应流程处理。”

作为客运量较大的铁路,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

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铁路在上海、上海虹桥、上海南、上海西、安亭北、南翔北站出站口设置测温点,对到沪的旅客全部进行测温。遇列车移交发热旅客时,车站将组织医务人员到指定站台车厢,按要求做好移交旅客的处置。

防范疫情,上海道口紧不紧?记者实测高速“逢车必检”

记者在上海火车站看到,这里配备了新型医用红外热像仪,可对每一位经过的旅客自动精确测温,只要体温超过设定值0.1℃即自动报警。记者现场手持玻璃水壶通过,机器自动报警,屏幕上方显示水杯温度为40.1℃。

据介绍,截至1月27日18时,当天上海各大火车站共检查出11例发热的旅客,经排查都不属于疑似病例。

此外,对于已经进入上海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本市已通过手机运营商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运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充分发挥智慧公安作用,加强了信息的汇集、推送、核查、反馈,实现了更加精细的管理。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表示,对已在沪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还将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社区管控,将社区作为最小单位,扎实做好筛查、登记和管理服务,严格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目前还将继续加强社会动员,在落实“三个一律”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到过重点地区者主动申报,动员有发热症状者主动就医。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孟群舒

题图来源:张海峰摄

题图为:1月27日,松江区公安、医护人员在G15高速松江新桥出口对每辆车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相关阅读:
政务要闻省红十字会收到捐资捐物总值1500余万元 政务要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医疗费用的个人部分由财政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