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是一首写给科比的悲歌
“太短促的光芒可以任意照耀”——《彗星》是以此开篇的,像极了科比人生的写照。只不过,他最后的光芒来得太猝不及防,几乎使我瞎掉。
在沉沉的梦中惊醒,得知科比去世的噩耗,一时竟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多想那一刻还是停留在梦中。翻开手机的时候,我的手还在颤抖,而朋友圈已经被哀悼和泪水填满,无可言说的悲伤情绪在虚拟世界里流动,多到足以溢出手机屏幕。
百爪挠心之际,我茫然无措地翻起床头一本欧阳江河的诗集。冥冥中似有天定,翻开的第一页就看到了这样的诗句:“人要走到多高的地方才能坠落?如空气的目击者俯身向下,寻找自身曾经消逝的古老痕迹。”诗人在这篇题为《彗星》的诗作中,还自问“一个我们称之为天才的人能活多久?”
1996年,科比18岁,请记住这个笑脸。
于我而言,这是一首写给科比的悲歌。
这个我们称之为天才的人从空中坠落,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他会永远以鲜活的面容存活于我们的记忆中。他永远年轻。
在NBA历史上,科比未必是最伟大的,但却是最独一无二的。
如今的联盟,巨星们都变成了社交达人,抱团成风,再也没有了“上古时期”必须拼个你死我活的斗士精神。科比则不然,他永远活得像一个斗士,甚至可以被看成最后一位秉承斗士精神的巨星。
他生活在不在乎其他球星是否喜欢他们的时代。他渴望得到尊重,但这种尊重并不来自谦谦君子作风或者温文尔雅的性格。他靠胜利、冠军赢得尊重,用拳头、牙齿、鲜血和伤痕累累让竞争对手折服。
他进入这个联盟,并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赢得总冠军。甚至在2003年乔丹最后一届全明星赛上,科比也没有成人之美。对于赢,这个处女座是偏执狂。
他对自己足够苛刻,“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早已成为了励志故事。从高中开始,科比就为篮球付出了更多。经年累月之后,他已经将身边那些所谓的天才少年远远甩在了身后。
对于队友,他甚至是刻薄的。拜纳姆刚刚进入联盟时,是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模板是奥尼尔。科比曾经怒骂过这个后辈。可惜拜纳姆并不争气,成了方仲永,早早泯于众人矣。要知道,他现在尚未满33岁,却已经离开了我们视野很久了。科比也骂过霍华德。多年过后,“魔兽”幡然悔悟,浪子回头,重新成为了湖人内线支柱。
科比的血液里一直涌动着胜利的基因。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梦之队”的队友们打完比赛就会返回酒店,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科比则不然,他穿梭于各大赛场,为美国选手加油助威。他愿意见证同胞们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2016年,在自己的告别赛上,科比的笑容与20年前别无二致。
退役之后,他的成功仍在延续,拍电影动画、写书、投资公司,无不风生水起。“勤奋+永不服输”,早已成为他成功的解码,贯穿他人生始终。
这一切浓缩成了四个字——“曼巴精神”。科比的伟大并不仅仅限于他在篮球场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拥有永不服输的斗志。“曼巴精神”真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在“曼巴精神”的指引下,勇敢面对生活中一道又一道坎。
私生活方面,科比也经历过至暗时刻以及个人的失败。他与父母的关系也曾经成为媒体的焦点。但,作为一个父亲,他不仅是合格的,而且是伟大的。退役之后,他热衷于指导女孩们从事体育运动。他甚至成为了鼓励女孩们从事体育运动的一股推动力。
我们这些在远方哀悼他的人们,并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朋友。这一刻之所以悲伤成河,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受过“曼巴精神”的引领。“曼巴精神”像茫茫黑夜中那座灯塔,指引我们在孤寂中努力向前,勇于追求梦想。
“太短促的光芒可以任意照耀”——《彗星》是以此开篇的,像极了科比人生的写照。他的人生太短促了,但曼巴精神永存,可以任意照耀。只不过,最后的光芒来得太猝不及防,几乎使我瞎掉。现在,没有人知道该往哪里走。
□张宾(独立评论人)
编辑徐晓帆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