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财经社评:抗击武汉疫情 建高效指挥体系刻不容缓

原标题:抗击武汉疫情,建立高效指挥体系刻不容缓|《财经》社评

文|苏琦

从武汉三镇到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截止1月25日中午12时,受疫情感染的湖北、北京、上海、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机制,覆盖人口超过11亿。这其中,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及周边地区,因为各种非常隔离举措而最为全国人民所牵挂。

人们希望各种救援能及时到达,当地的疫情能够尽快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由对外公交系统“封城”和区内交通限制而给当地百姓生活造成的种种不便能够尽量降低。从已经公开的情况看,武汉当地医疗机构正在竭尽全力应对这一史无前例的挑战。此时此刻全国各地的人力、物资支援也在陆续抵达武汉,这些都对遏制疫情扩散、缓解局势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综合各方消息显示,目前武汉的疫情处置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首当其冲是,医疗物资和人力短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而从上到下如何理顺指挥链条,提高调度体系效率,如何进一步打通外界物资送达的梗阻点,换言之,如何真正发挥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在各方看来仍然有着诸多有待完善之处,这将决定这场既紧迫又持久的疫情阻击战能否取得阶段性胜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疫情的演进及其发布有不少出人意料之处,“封城”更是事发突然的无奈之举、非常之策,不可能在一切都准备充分,必然会引发诸多连锁反应。但考虑到这些举措为数十年所罕见,有关部门对由此可能引发的居民恐慌心理及舆情变化,应该有更为充分的预估和更充足的相应预案。

即使一开始准备不足,“封城”之后也应当及时予以弥补,对于如何在种种管制下更有效保障医疗资源的集中调配和居民分级就医的便利,更应该有相对详备的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以更好应对明显可能会出现的对医疗及各方面资源的“挤兑”危机。如果这样的应急指挥调度体系不能充分建立并尽快提升其应对效率,更多来自外部的医疗及应急资源的送达和使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贻误战机。

信心比黄金还宝贵。对身处现代信息社会的民众而言,通过充足有效的信息充分明晰自身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境遇,是建立信心避免恐慌不可或缺的前提。当前种种迹象表明,来自疫区的信息依然相对碎片化,甚至不乏情绪化,还缺乏一个权威全面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这无疑不利于人心和舆情的稳态化,也不利于提高疫情处置效率。

正值春节,人们需要喜庆祥和的画面和氛围,但值此疫情蔓延之际,人们也更希望随时获取全面权威的信息。目前,来自各方的信息反馈表明,人们迫切期待官方媒体,以抗击疫情的应急姿态、标准和投入,迅速建立相关采访报道体系,让做好充分防护措施的专业记者去疫区一线采访,滚动播报和疫情有关的重要信息,及时充分反映防治动态和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杜绝真假消息混乱传播的局面,让疫区百姓尽快摆脱焦灼彷徨迷茫不安无助的心态,让信息畅达,让问题透明,让各方心安,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群策群力,尽快扭转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被动局面,尽快取得防治疫情的阶段性进展。

(作者为《财经》副主编)

相关阅读:
媒体:从武汉“封城”防疫情反思特大城市发展路径 湖北省实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先试用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