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戴口罩、勤洗手、吃肉充分煮熟…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

原标题:戴口罩、勤洗手、吃肉充分煮熟…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徐美慧罗晓静)截至1月20日,已有武汉、北京、深圳等地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引发各界关注。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即将到来的春节大迁徙也将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到医院就诊、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应戴口罩

1月20日,北京市疾控发布官方提醒,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北大医院一位专家表示,到医院就诊应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级的医用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95%以上。

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表示,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挡住绝大部分携带病毒的飞沫,一般情况下佩戴这种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另一种较受欢迎的N95口罩可隔离更小的微粒,且与面部贴合更紧密,不易漏气,但价格较高,佩戴时憋气感觉更明显。

■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要用肥皂洗手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洗手也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主要防护方法之一。推荐洗手场合为: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推荐的洗手方法是: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双手。

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强调,不要随地吐痰。世卫组织提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密封式垃圾箱内。

■少去人群密集处别带病上班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要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同时,不要带病上班、上课或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

■吃禽肉蛋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世卫组织提醒,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避免接触、购买、食用活禽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避免接触野生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世卫组织提醒,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徐美慧罗晓静

编辑张畅

相关阅读:
北京市卫健委:强烈谴责并坚决打击暴力伤医行为 上海正部级岗位调整 蒋卓庆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