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奔小康贫困群众一个都不能少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把扶贫工作做到真正需要扶贫的人们的心里去。
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昆明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要求,调动大量资金资源,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发动群众、攻坚克难。
3000米海拔踏落雪,干热河谷顶酷暑,进村入户鞋走破,山林、峭壁间,扶贫干部挥汗水、洒热血,甚至付出生命,只为换来群众早脱贫。
脱贫攻坚全市横下一条心
昆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3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之一,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东川区是深度贫困县区。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04个(含深度贫困村17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8万户,34.87万人。“老、少、山、穷”是昆明市贫困地区的突出特点。
2016年9月8日,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市726万各族群众庄严承诺: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面对这场必须赢的战役,面对难啃的“硬骨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多次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昆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构建严密的指挥保障体系,确立“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推动农产品、劳动力走出农村,走向大市场;引导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贫困地区,促进产业和素质提升;引导农村资源与市场对接、促进公共服务与农村对接;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指挥体系、责任体系、督查问效体系,构建“1+13”脱贫攻坚指挥体系,落实4级党政主体责任、压实行业责任、夯实党政事企帮扶责任。健全全方位政策及财政投入体系,以《关于举全市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昆明市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为统领,形成“市委市政府、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市级行业部门”四类文件制定主体。
2017年寻甸县脱贫摘帽,2018年东川区、禄劝县脱贫摘帽。2018年底,累计9.43万户34.46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贫困村脱贫出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寻甸县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东川区因公殉职扶贫干部吴国良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6%,全市区域性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得到根本性治理,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
经过3年的精准脱贫攻坚战,昆明市脱贫攻坚重心正由消减贫困全面转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工作重心由减贫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转移。
脱贫攻坚全市铆足一股劲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
如何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发展产业促增收、劳务输出就业促增收、生态补偿促增收,社会保障来兜底。
在禄劝县马鹿塘乡“2815火腿加工厂”,9000条火腿整齐地挂在横梁上,香气扑鼻。更香的,是村民越过越火热的日子。品质上乘的火腿市场价可卖到每公斤100元,统一售卖能再提升10%左右的价格。
特色产业兴家乡,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促增收,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推广“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全市164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9万余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坐上开往省外的大巴,一批贫困地区劳动力去到发达地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增收,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实施“结对”转移就业,采取2至3个主城区与1个贫困县区“结对”方式,贫困县区向主城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村社会兜底保障水平,兜底消除后顾之忧。全市平均低保标准提高到2019年的每人每年4920元。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全市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87万人全部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其中60岁以上人员100%发放养老金。
如何实现“有房住、有教育、有医疗”?医疗扶贫走在全省前列,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农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确保“居者有其屋”。
2016年4月,东川区于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如今,全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大病保险参保率100%、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覆盖率100%。贫困地区539个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100%、村医配备率100%。
治贫先治愚,“扶智”还得靠教育。建立“双线十人”的“控辍保学”动态管理机制,全市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因贫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两后生”为零。
脱贫攻坚全市拧成一根绳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感恩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面营造脱贫氛围,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通过倡导完善村规民约,弘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
创新开展“三讲三评”活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大力开展“两学三比”活动,组织群众“学文化、学技术,比就业、比创业、比贡献”,提高贫困群众生产技能、文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9月印发《昆明市建设“爱心超市”积分奖励工作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后,“爱心超市”在全市乡村建立起来。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五星家庭”和法治文明小区创建工作建立“五星超市”,群众通过“五星家庭”的评比,用积分到“五星超市”兑换物品。
脱贫攻坚全市奔向一目标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
在全市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东西部结对牵手、协作扶贫的生动故事在各处发生着。
《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发布后,2018年4月25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昆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两地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帮扶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果。
以协作的形式,普陀区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人才交流、贫困村提升工程、教育医疗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为昆明脱贫攻坚献计出力。
加强干部人才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帮扶省市挂职学习。作为沪滇扶贫协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援滇干部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业、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帮扶省市的先进理念、人才技术、信息、经验等优势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
打通沪滇两地供应链条,也成为需要积极推动的工作。借助消费扶贫,开展社会帮扶,普陀区6个街道(镇)、2个集团公司、红十字会、锦江国际集团与东川86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引入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企业单位到东川开发建设。
幸福,不仅仅是贴在门上的对联,更是春城人民印入心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昆明日报记者张星宇)
沪滇协作
协作项目出佳绩产业结出累累硕果
水也能往高处流,无人问津的“旱地”被抢着流转,半年间,东川区梨坪村、块河村成了农业投资的“香饽饽”,种植大户纷纷来到这里栽上无花果、枇杷树,物流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
山下就是河,山上没水喝,梨坪村、块河村属于干热河谷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经济林果,但是没有灌溉用水,村民只能望土空叹息,缺水成为发展瓶颈,收入无门,青壮年纷纷离家外出务工。
一筹莫展时,一套从上海“空降”来的自然能提水系统让这里发生巨变。这套系统由上海市普陀区援建,它不用电、不用油,凭借绿色环保、低成本的技术,利用0.5米以上的水流落差,就能让水“往高处流”,24小时连续高效运行,梨坪村、块河村的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有了灌溉用水,土地价值全面提高,村里引来种植大户,一时间,荒坡旱地上长起了无花果、枇杷树、芒果树,韭黄种植大棚依山而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迅速提高,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又回到了村里。
“你看这半座山全是无花果。从昆明来的种植公司与块河村66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面积190亩,每亩每年1300元,又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现在平均亩产达1500公斤,亩产值近3万元,未来这里将是无花果之乡。”顺着村干部手指的方向,那片绿荫下硕果缀枝。
2018年4月25日,上海市普陀区政府与昆明市政府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两地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帮扶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果。
如果说提水系统解决了硬件问题,那么另一个沪滇协作项目“回韵面条”,其帮扶作用不仅体现于简单的分红上,还首次提出打造“供应链式扶贫”的模式。
在东川回韵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东川挂面正在大量生产,包装上面印着“头顶青天脚踏云海”的东川精神标语,旁边“沪滇”两字清晰可见。
“因在云南特有花色挂面生产中需以鸡蛋、面粉、苦荞及各类时鲜蔬菜作为配料,所以我们优先从具有扶贫属性的企业及个人手中采购原材料,与东川力志专业养殖合作社签订长期供应鸡蛋协议,每年采购不低于50万元的配料,同时也通过自身销售渠道帮助其利用商超渠道销售。研发70%含量的苦荞挂面,与东川法者乡达成初步采购协议,收购法者乡境内农户种植的苦荞共计600余吨作为挂面原材料使用。”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东川铜都街道美国红桃、猕猴桃、无籽石榴、工业大麻、香椿、养猪产业,拖布卡镇五黑鸡养殖,禄劝黑山羊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寻甸仁德街道光伏项目、和平社区光伏项目……一个个援滇项目逐渐开花县区,结出产业扶贫果实。
内生动力扶贫车间机器响
她们的力量不一般
贴胶布、裹铁丝,10秒钟组装好一个电子变压器,只用了半个月,刘汉聪成为这条生产线上的组装能手,月底时,她将领到一笔可观的工资。
搬到东川起嘎易地搬迁安置点后,刘汉聪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家里只有一人在外务工,她每天就是照顾老人孩子、做家务,闲不住的她总想找点事做,但远处又去不了。
一条组装线上全是妇女,这个扶贫车间有别样风景。“如今的生活条件那么好,我好脚好手的不能整天闲着。这双手除了会煮饭、带孩子,也能干点其他活儿。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我有学习新技能的心,不能一直靠着政府。”每天早上8点,刘汉聪和工友们会准时来到扶贫车间开工,中午时又返家照顾老人孩子,来回之间不过10分钟路程。
动员妇女参加扶贫车间的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扶贫车间就会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一方面实现培训与企业需求的直接对接,扶贫工作从被动转变成主动。这些贫困妇女能够照顾家庭、下地种田与上班挣钱三不耽误,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在竹藤编制扶贫车间,这里的上班时间更加灵活。学会编制技术后,工人可以把藤条带回家,编制完成后由培训公司按照部件价格进行兑现,比如一个竹筐4元、一个底座5元,做多少得多少。
“这个3米宽的大簸箕做完后,要拿去博览会展览。现在我不仅学会了这门手艺,跟着培训师傅也见了不少世面。原来在山上除了种地就是领娃,现在干活赚钱,分担了家里不少负担。”赵芬一直重复着那句话,“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培训编制技巧时从易到难,让学员逐渐上手完成编制。这种模式可以免除她们害怕干不来、干不好、知难而退的心理,针对贫困妇女劳动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培训课堂以“小、快、灵”的产业为主,让她们在家门口既可以照顾老小,又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随着扶贫车间建设推进,东川的每个安置点将至少覆盖1个就业扶贫车间,通过组织开展网络创业、刺绣等培训班,引导搬迁劳动力学习电商、淘宝等知识,为居家创业奠定基础。目前,扶贫车间共开展集中培训两轮,第1轮岗位为分拣蔬菜、组装烤火器和折纸袋,第2轮岗位为藤椅编制。同时,增强搬迁安置点内循环,开发760多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不具备外出就业条件的搬迁劳动力,消除“零就业”家庭。
健康扶贫建档户有救助金
“一站式”报销暖民心
深夜的山路格外难走,郭德明抱着娃娃也顾不上踩着的是泥巴还是水,只用了平时一半的时间就从拖布卡镇赶到东川区人民医院。回忆起那天,他说自己仿佛重新活了一次,一岁半的女儿被诊断出先心病,接下来就是全家无力承担的医疗费,“两盆凉水”浇得他瘫坐在地上。
“病来如山倒”,对于贫困家庭而言,疾病就像“泥石流”一样,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导致返贫的“导火索”。
“你别急,先办理转院进行治疗,你是建档户可以申请健康扶贫救助资金。”这句话让郭德明来了精神,立即配合医生进行转院。半个月后,女儿的“健康扶贫救助资金确认单”下来了,全部费用共计4.2万元,经过一系列报销及补助,他只支付了4.27%的费用,还不到2000元。
付完款后,郭德明一家三口在医院门口合了张影,照片中夫妻二人笑得格外灿烂。这份灿烂,是对生活重拾希望的欢喜。
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关键所在。2016年4月,东川区于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聚焦让贫困群众“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四个目标,出台“四全四免”和“四重保障”等系列政策,让贫困人口“脱贫”先“脱病”。
“一站式”报销方便看病。东川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结算窗口开通“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管理服务端口,入院免交押金“先诊疗,后付费”,出院“一站式”结算。
“四全四免”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四全”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所有病种全覆盖、大病救助全覆盖;“四免”是免交住院押金、免设医保起付线、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内培外引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自2016年起,上海市肺科医院与东川区结缘,上海方采取“组团式”的支援方式选派10批次50名医疗专家到东川区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在驻点团体的帮扶下,东川区人民医院实现了在肺部肿瘤、气管结核、肺部结节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零的突破。2018年,北京尤迈医学诊所有限公司在东川区实施“精准医疗脱贫计划”项目,由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资助,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知名专家,以互联网远程视频方式,免费为贫困县区疑难重症贫困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防治结合让贫困群众“尽量少生病”。东川区为贫困人口制作《东川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实行与公共卫生部门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双档案管理。同时,采取“1+1+1+N”模式落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教育扶贫
大山故事写成歌山间飞出“百灵鸟”
背上书包,告别家人,12岁的禄劝县崇德小学学生龙圣英离开在半山腰上的家,朝学校的方向疾步走去。
这是12月的冬天,山上的气温比平地上还要再低几度。龙圣英把运动服上的拉链紧一紧,衣领竖起来裹住嘴巴。清晨的山腰上总有雾,但走过千百遍,路线早已熟稔。龙圣英手紧紧地抓着两侧书包背带,歌声顺着衣缝透出来:“到学校的山路经常有雾,每次我走进雾里很孤独。走啊走,走啊走,不知有多少步……”这是禄劝县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剧目《沽若当》的选段。
禄劝县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的150个孩子都来自大山。从大山上走到山下上学,是这群孩子们第一次“见世面”,让这些山里娃摆脱自卑与孤独,是合唱团2012年成立的初衷,也成为禄劝县通过音乐教育扶贫点亮孩子童梦的新形式。
骆礼文是2015年来到崇德小学当校长的。他当校长的这几年是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大幅提高知名度的几年。合唱团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斩获全国、省、市多项合唱比赛大奖。在此基础上,2018年,全国唯一一部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的童声合唱作品《沽若当》开始创作编排。这个剧目的主创团队由国家一级作曲家刘晓耕、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刘建全、昆明合唱学会会长左伟等7名专家组成,这几乎是昆明合唱剧目创作编排的最强阵容。
“沽若当”就是苗语的“我长大了”,由12首风格迥异、表现手段丰富的歌曲和情景表演组成。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走进大山,将孩子们渴望读书、走出大山的故事写进歌中。
2018年2月,刘建全来到龙圣英家采风。刘老师问她,从家到学校要多久?她答,2小时的路。这句话被刘老师写进了歌词里。合唱团第一次去北京演出归来,小团员张燕的家中挤满了村民。大家好奇地打听北京的天安门是不是真的闪着金光。这个小故事也被编排到《沽若当》里,名字叫《寻梦》。刘建全说,虽然写过不少剧目,但让他心头温热、鼻尖常酸的只有这帮孩子。他们从大山带出来的稚嫩而又流淌着艺术修养的歌声,每每让他泪流满面。
2019年9月26日,《沽若当》在云南省大剧院演出,除了在场的800余名观众,演出的网络点击量创纪录达到13万人次。同年,《沽若当》获得2019年亚洲(东京)国际艺术节作品创作金奖,这是这群孩子第一次斩获国际奖。2020年5月,他们还将去法国表演,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走出国门。
龙圣英说,等她长大了,一定要考个音乐类的好大学。而这在以前,她连想都不敢想。大山赋予了这群孩子如同山野灵雀般的天赋,合唱团给了他们开启艺术之门的金钥匙。歌声让孩子们有了自信与勇气,音乐扶贫点亮他们的希望之光。(昆明日报记者张星宇任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