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孩子减负难,基层干部减负难,他们凭什么要和压力“做朋友”?| 两会观察

原标题:孩子减负难,基层干部减负难,他们凭什么要和压力“做朋友”?|两会观察

摘要:如果大多数人感到受同一种压力侵害时,我们是否该思考,会不会是压力本身的问题?

孩子减负难,基层干部减负难,他们凭什么要和压力“做朋友”?| 两会观察

孩子减负难,基层干部减负难,他们凭什么要和压力“做朋友”?| 两会观察

今年上海两会上,许多代表选择把温柔一面留给了压力的“受害者”,好比孩子。当然,这里要先加上一个注脚,压力人人都有,可一旦当它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时,便值得他人给予同情和关切。

学生“减负”的口号喊了几十年,政策规范也出台了一个又一个,但政策要针对的主要对象——孩子本身,却只感到压力越来越重,成长的烦恼几乎要变为成长的噩梦。

代表谈及一些现实的案例,语气中也都略带“不忍”。“小孩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现在到底怎么了?”一位代表说。

孩子面对的压力是复杂的。一部分来自同辈,一部分来自社会,还有一部分来自教育本身。

同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却也常常是焦虑的起源。很少人没有从父母口中听说过“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也很少有父母听说“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或补课时,依然坐得住。

但孩子的焦虑、父母的焦虑,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的评价体系。收入、认同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层,让人人争做“人上人”、恐为“人下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所谓“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成才观,也不过是非主流的声音,最终淹没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成功学里。

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是砸在孩子身上那一记重锤。课堂形式、教育方法、考试招录制度,以及对学生、学校的评价方式等源头性的机制和问题不改变,减负只能是个“伪命题”,人们仍将在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公办减负冲民办、校内减负校外补”。有些孩子,明明只能做到“1”,却被要求做到“3”,揠苗助长的悲剧一再重演。

网络上有许多鸡汤文,动不动就要求人学会和压力做朋友。似乎生而为人,就该承受。但事实上,很多人与他所背负的压力,一辈子只能是敌对关系。这当然取决于每个人差异化的承受能力。但如果大多数人感到受同一种压力侵害时,我们是否该思考,会不会是压力本身的问题?

一个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体系的运转,需要动力,甚至是压力转化而来的动力。拿孩子来说,从他走进校门那刻起,择校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已经爬上了他的肩头,督促着他成为一个更具价值的生命个体。可没有人生而强大。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环节去承担教育引导,甚至是价值引领的职能。

而现实的情形是,压力的传导机制,变成了“传倒”机制,外部所有压力最终都“倒”在了孩子的身上。接力棒似乎在各环节上传了个遍,结果却还是要他一个人“跑完全程”……

说了那么多,其实这些不只是孩子的事。“减负”是今年两会上的热词,孩子要减负,基层干部也要减负。吊诡的是,为基层减负喊了多年,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依然负担深重。

有代表说,近些年基层最怕听到的词不是“加班”,而是“属地化”。各条线部门的工作落地,都要通过属地来完成,自上而下“传倒”任务的巨大惯性,让基层干部成为“食物链的底层”。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状况,一点也不为过。两会上传出的信息是,在个别地方,连推广ETC的担子也压到居委会了!

还有诸多颇具专业性的事务,诸如环保检查、特种设备管理等等,也要零基础的社区干部硬着头皮“入门”。“上面”呢,多数时候连个“技术指导”也没有,仅仅通过在居委会、村委会门口挂上十五六块考核的牌子,定期来个排名,以示关怀。

对基层干部来说,工作重心下移了,资源没有下沉,权力没有下放,恰如孩子背上殷殷的期待和沉沉的书包,却没有权利自主选择人生路径一样。

基层减负难,不能一直难下去。这些年方方面面动了许多脑筋,不少环节也动了真格,但前路显然任重道远。教育也是一样。对所有被负担困扰的人来说,我们真正该做的,不是教他们与压力相处,而是帮他们疏解掉不应承担的部分。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相关阅读:
体育晨报:刘湘破亚洲纪录,利物浦16分优势领跑 央视:香港暴徒为何感叹“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