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为十年后的上海乡村着想?

原标题:谁为十年后的上海乡村着想?

摘要:乡村,是每年上海两会必谈的话题。

谁为十年后的上海乡村着想?

乡村,是每年上海两会必谈的话题。谈论的人,不论行业,甚至不论来自“城”还是“乡”。这可能是因为上海的乡村所涵盖的范围甚广——上海85%的陆域面积是郊区农村。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份乡愁,乡村的好与坏,总好像是割舍不掉的家中事。

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乡村议题未被边缘化,甚至还能成为热门,固然是好的,毕竟变革的起始点常常就是一场来自外部的“关心”。但关心什么,值得分外注意,因为它很可能决定了未来十年乡村的模样。

说说这两年沪郊的变化:持续的生态环境整治让河道清了,窝棚拆了,菜园整齐了。道路修得笔直,房子刷成白墙黑瓦,村村都有自己的小景观或小公园。农村风貌,终于脱下“脏”与“旧”的外衣,与“美”字产生了联系。

谁为十年后的上海乡村着想?

然而深切的隐忧也同样藏在这些变化里。这些天,不止一位代表委员的建议,和农村生态环境长效治理有关。问题很现实:环境整治中,每种一棵树,清理一条河,乃至刷一面墙,都要掏村集体的腰包。而许多村,仅依靠转移支付过活,一年的收入全用于河道、绿化等生态养护尚且不够。加之集体经济“造血机制”的探索又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治理投入随时面临“断供”风险。

有代表建议,应该先考虑“产业兴旺”,做强一产、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让村集体致富。可这恰恰勾连出另外一个命题,推动产业发展的人才从何而来?

一位来自崇明横沙岛的代表娓娓道来岛上的故事:每次引进的人才,最长不过待上三五年,便向外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稍有条件的原住民,也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选择远离故土。

其实这不光是横沙岛的无奈,沪郊许多乡村的人才投入常常是无效成本,“年年招人、年年缺人”,背后牵涉许多因素:乡村治理任务重,但大学生村干部年薪却仅5万左右。农业投入成本高,但规划政策变动大,有新型职业农民反映,曾经刚搭好的大棚就面临拆除风险。再加上乡村本身存在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短板,青山绿水宜人宜居,却不宜业,想实现人才长效化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思路和办法。

在两会的平台上,代表委员的议论甚至争论中,许多困扰乡村发展多年的关键问题浮出水面、赢得共识。当前,上海正在探索一条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路径,每一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迫切需要集聚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智慧。或许,今天会场上迸发的一个思想火花,就会决定上海乡村未来十年的命运。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张海峰摄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内文图来源:作者提供

相关阅读:
看门诊,带研究生……陈芳源委员总能从医务工作中挖出优秀提案 新片区境外机构怎么管?有代表建议,适当放宽其开展日常活动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