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大常务副校长揭秘北大医学部密云校区

原标题:北大常务副校长揭秘北大医学部密云校区

将和密云共建一所12年一贯制中小学,相当于北大的附中附小。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已建成,未来将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将建密云校区,未来进行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并将配套建设中小学、医院和人才公寓。

1月1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走进新京千龙演播间,畅谈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未来发展以及北大医学部密云校区建设。

北大常务副校长揭秘北大医学部密云校区

1月1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走进新京千龙演播间。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建议北京建健康和生命科学国家实验室

新京报:目前北京正在创建国家科创中心,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你觉得建设科创中心的意义是什么?

詹启敏: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关注到,无论中美贸易战,还是国际竞争,焦点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创新包括原始创新、源头创新,科学家对未来的、未知的问题进行探索,产生新的理论学说,可以推动经济、工业、农业、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北京“四个中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支撑北京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你在这几天的讨论中提出“北京应该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建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詹启敏:在这两天的会议讨论过程中,我谈到国家实验室的问题。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很好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制度和体系的优势让中国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在这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做法,就是国家实验室,这应该是我国举国体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内容。

新京报:你觉得北京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建设国家实验室?

詹启敏:北京可以利用自身科技资源,特别是健康和生命科学方面的科技资源,来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我认为北京应该率先成立健康和生命科学国家实验室,因为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特别多,集聚了中国最丰富的科学家资源,建设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是有条件的。

国家实验室建成之后,将在全国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可以瞄准国家在健康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发展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挥重大平台的引领支撑作用。

“仍有大量科技成果留在实验室”

新京报:科技成果转化是很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你觉得目前中国科研转化状况怎么样?

詹启敏:科技创新是全链条的,首先要进行基础研究,就是源头创新,对基本学说和未知问题进行探索,在这个基础上,变成一种技术,或者变成一种产品,服务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这个过程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但是,由于过去评估评价标准的问题,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相对于科研成果能不能真正转化成应用型的技术,或者变成实用性的产品,更关注研究之后论文的发表、申报专利的数量。在这方面,过去我们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

新京报:在你看来,北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情况如何?有哪些做法?

詹启敏: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到大部分的科学家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相关程序还不太了解。成果的转化涉及很多复杂问题,比如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同企业打交道等,这些都不是科研专家的强项。

新京报:对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你有什么建议?

詹启敏:我建议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实验室和科学家进行沟通和交流,让科学家了解科研成果和转化过程的制度和程序。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做一个全面梳理。据我了解,仍然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留在实验室,留在专家的手中。我希望这些成果能够更多地转化,体现它的经济价值。

将在副中心建设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已经落成,作为北大医学部主任,你能介绍一下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的建成有什么意义吗?

詹启敏: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长期以来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北大医学部应该服务于北京的人民群众,配合北京市的建设。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医疗资源相比于中心城区是比较短缺的,需要一所综合性医院来服务通州和相邻区域人民的需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这里落成,既可以让北大有机会为北京首都的发展服务,也实实在在解决了北大人民医院在市内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

新京报:听说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将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这个中心的意义是什么?

詹启敏:这是国家卫健委批复建设的一个国家级中心。在北京,除了大家关注高发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外,还有就是在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火灾、坍塌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治的伤残问题,这些是现代化大都市的重点医疗需求。国家批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担国家中心的建设,我们准备将中心的一些重要功能落户到通州。

去年底,北大和密云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新京报:早有消息称,北大医学部将在密云建设校区,目前进展如何?

詹启敏:我们已经用近两年多的时间跟密云探讨合作。去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和密云区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们将在密云建设医学中心,进行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并开展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计划按照一个校区的方式进行建设,包括三大前沿科技平台和十大中心。校区位于怀柔科技城密云部分,这对医学部来说是一个增量,北三环的校区依然会保留。

新京报:北大医学部落户密云后,会有哪些配套设施?

詹启敏:我们与密云区多次谈及配套工程建设,因为密云区离城中心还有一定距离。比如在人才安置房方面,密云区委区政府专门建设了人才公寓,计划提供两三千套。

北大也会带去医疗和教育资源。我们会和密云区共建密云区人民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支撑怀柔科技城的医疗需求,当然也可以解决整个密云区的医疗需求。

此外,我们将和密云共建一所12年一贯制中小学,相当于北大的附中附小,这所学校由北京市来建设,北大提供师资和相关教育资源。

新京报记者李玉坤协作记者王嘉宁

编辑白爽校对范锦春

广汽澄清称,未来参与蔚来的融资金额不超过1.5亿美元 中国乘客乘肯航经停曼谷被搜身检查 中使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