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蛇吞象”式收购闹剧后 吉药控股2019年预亏15亿

原标题:“蛇吞象”式收购闹剧后吉药控股2019年预亏15亿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1月14日晚间,吉药控股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15亿元-15.05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坏账等成为主要因素。就在2019年,吉药控股还因欲“蛇吞象”式收购修正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预计亏损15亿净利润增幅连续三年下滑

2018年净利润达到2.17亿元的吉药控股,在2019年则出现了净利润预亏,预亏额度达15亿元-15.05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坏账等成为主要因素。

吉药控股表示,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要求,已对公司账面价值8.54亿的商誉进行了价值评估,初步判断子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年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亿元左右。吉药控股本年还将预计计提坏账准备金2.8亿左右。

此外,根据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案,要对原材料的性状和含量进行检测,对于继续使用将无法保证成品有效含量和安全的原材料进行处理。基于此,吉药控股2019年对公司原材料进行了复检,公司对库存原材料中由于多年储备、市场生产药品结构调整等原因,针对药用价值、使用价值下降的原材料进行处置。经测算,本年预计存货损失2.83亿元。

吉药控股自2016年开始建设瑞斯贝妥(地拉韦啶)药品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一直委托外部研发机构进行研发,这也成为吉药控股净利预亏的重要原因,截至2019年年底,吉药控股判断该项目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决定对该项目开发支出6758万元全部进行费用化,本年预计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5亿元。

吉药控股主要业务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涉及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含药品零售)、医药研发、医疗医养、医药产业投资等。其中,医药工业主要包括生产中西成药、生物制药、健康食品等。在此之前,吉药控股净利润增幅已经连续三年下滑,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吉药控股分别实现营收7.47亿元、7.00亿元和9.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2.02亿元和2.17亿元。吉药控股还深受高负债、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等影响。其中,2016年到2018年,吉药控股资产负债率由29.32%上升至53.67%,流动负债/总负债的比例由20.19%升至68.16%,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三年来也大幅下滑。2018年,其年度财务费用增加77.51%,吉药控股称是贷款增加导致。

上演“蛇吞象”式收购闹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对吉药控股来说,2019年并不好过。年中,吉药控股还曾因收购修正药业一事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9年7月10日,吉药控股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修正药业100%股权。因修正药业体量远大于吉药控股,此举被业内称为“蛇吞象”。仅仅半个月后,7月24日晚间,吉药控股称,因将要修改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决定终止收购,待条件成熟后再继续推进。

不料,2019年7月27日,吉药控股发布更正公告称,公司与修正药业不再筹划相关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内容“朝令夕改”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

在更正公告发出后,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吉药控股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双方签订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的真实内容,质疑公司存在故意报备不实文档以配合披露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的情形,要求其详细说明。同时,还要求公司说明为何在披露终止收购并复牌的公告后,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却没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顾问主动报告、更正错误的原因。

吉药控股回复称,2019年7月24日下午,双方签订《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后,公司办事人员误将协议修订稿作为最终稿附带签字页上传报备,并在编制公告时引用了该协议中与最终事实不符的部分内容。此次错误的发生属于人为失误,符合常理和实际情况。之所以没有及时报告、更正错误,是因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自7月11日停牌至7月24日决定终止重组交易暨复牌过程中,公司仅个别董事和高管参与本次交易的具体协商工作,未通过董事会会议以及监事会会议审议,最终了解《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具体内容的人员较少,因此未能及时发现公告披露内容存在错误。

尽管吉药控股做出了解释,但并未获得中国证监会的谅解。2019年8月8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上述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编辑王鹿校对李项玲

谈完上海地铁与ETC,这位代表为什么说,宅男可能是最环保的人? 盛一伦工作室发声明,否认关于私生活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