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递“勤劳观” 争当“领头雁”

原标题:传递“勤劳观”争当“领头雁”

本报1月14日讯(记者史瑞丽通讯员许晶亮)“今天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把集体产权材料复印、整理,然后到各个自然村张贴动态调整的公示公告……”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特设岗位工作人员的“班长”王传书,每天一大早就在村委会召集其他4名特设岗位人员开会分配工作任务。

“你今天接一下孩子,我们在村委会加班,复印完这些扶贫政策宣传材料我再回去,晚的话我就在镇上吃饭了”。昌西村特设岗位工作人员吴文银时常向丈夫“请假”,只为了将手中的扶贫工作做好。

据了解,特设岗位是昌西村委会在2019年3月,从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出王传书、符春芳等5人,招聘为扶贫特设岗位工作人员,协助村委会开展各项工作。他们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积极发挥就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用自己的点滴力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政策入户宣传,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到“厕所革命”入户调查……入职以来,5名昌西村特设岗位工作人员不断活跃在昌西村各村民小组之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以昂扬的斗志,切实为昌西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谁曾想到,这5名工作人员,在几年前,生活还非常的艰难困顿。昌西村特设岗位“小班长”王传书,是上昌村的一名普通农户,2013年因儿子患病,辗转求医不仅花光了家中全部积蓄,还欠下大笔债务,2014年,他家因病致贫被纳入贫困户。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起早贪黑拼命工作。村里招零工,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养猪、养鸡、种植、割胶等农活都忙活。王传书觉得,能挣到钱,就是给家里挣到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王传书广交人脉,不仅得到了很多务工机会,更获得了村两委干部的一致认可,先后被聘为昌西村特设岗位工作人员、昌西村“科技特派员”、昌西村电商服务站“乡村买手”,2019年底,他还被评为“海口市创业之星”。

 2019年5月,王传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入选为村后备干部人选。如今,王传书儿子的病治好了,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子,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王传书,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王老板”。王传书说:“有幸参与到村委会的多项工作后,我们更懂得了党和政府的用心良苦,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现在我们不仅要巩固个人的脱贫成效,更要帮助更多人脱贫走上致富路”。

驻村第一书记张夏龙表示:“从实现自我脱贫到参与扶贫工作,5名特设岗位工作人员所形成的榜样力量,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勤劳致富观,传递到每一个贫困户心中,也在昌西村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更加坚定了昌西村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同时号召大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

相关阅读:
新春茶话会 温暖老人心 海口至仰光国际直航航线成功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