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投资必过山海关”市场预期明显增强

原标题:“投资必过山海关”市场预期明显增强

“谁砸黑龙江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各类企业和人才‘再闯关东’,让‘投资必过山海关’变成‘投资争过山海关’。”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全场如潮的掌声。

掌声折射出代表、委员的心声,也反映出龙江人民的关切。过去一年,我省全力推进“办事不求人”,以“键对键”减少“面对面”,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投资必过山海关”的市场预期明显增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哈尔滨代表、委员们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全球人才、做强民营经济等主题,共话一年来龙江营商环境的可喜变化,解析龙江成为投资热土的发展密码。

打造政务服务品牌〉〉〉

“办事不求人”成为新常态

“‘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新常态’,省长的表态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在龙江投资兴业充满信心。”贾秀芳代表说,“过去一年,龙江营商环境的优化有目共睹,‘办事不求人’感同身受。”

2019年,我省以“办事不求人”为切入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省市县三级建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机构。从上学难、看病难、办证难、办事难等涉及群众和市场主体切身利益的痛点难点问题入手,全力推进“办事不求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键对键”减少“面对面”。大力推行“网上办、一次办、我帮办”,实行“首席服务员”“告知承诺制”“承诺即开工”等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办事不求人”长效化机制化常态化,拓展延伸服务领域,更好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让不求人就能办成事成为新常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推行以“证照分离”为重点的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缩短企业开办时限。

“现在,省内不动产一般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开办时间由8天压缩至3天以内。”徐富友委员说,“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投资必过山海关”的市场预期和社会认同明显增强。

“省长在谈到营商环境建设时说,谁砸龙江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企业再闯关东,把‘投资必过山海关’,变成‘投资争过山海关’,让我对龙江营商环境的未来持续看好。”王春梅代表说,“如今,‘办事不求人’正在‘升级’到2.0版。其领域在延伸、内涵在丰富、目标在提升、方法在优化,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龙江政务服务品牌,只有建设好、维护好才有生命力。通过构建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龙江正在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头雁”展翅“春雁”来〉〉〉

龙江水暖“雁北飞”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省长王文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头雁行动’留住科教领域‘四梁八柱’,首批支持92个团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873人。新晋4位院士,在黑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达42位。”一连串的喜人数字,令与会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感慨万千、兴奋不已。

回望201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人才战略部署,实施“头雁行动”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对首批入选的92支“头雁”团队进行支持。“‘头雁行动’优质高效,落地见效,只要继续让好政策落到细处实处,就能吸引、留住各方面高端人才,助推龙江高质量发展。”向文胜委员说。2019年,作为我省粮食增产工程的“头雁”,向文胜带领的寒地粮食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创新团队,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15个,累计推广3000余万亩,创造经济效益33亿元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头雁行动”,完善“头雁+团队+平台+项目”模式。启动实施“春雁行动”,吸引更多青年骨干人才留在龙江、扎根龙江。

“省长的提法充满新意,我省正在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政策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这样‘精准’施政,不但能让更多‘头雁’扎根龙江,也能让‘春雁’不再东南飞。”杨艳杰代表说,“201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慢病防治和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入选首批‘头雁’团队,为学校中青年人才的稳定与培养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创造了傲人的奖项和成果。更为可喜的是,许多被输送到国外著名研究机构深造的优秀学生,学成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团队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为了让“头雁”飞得远、带得动“雁群”,必须确保“雁阵”阵形齐整、形成合力,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中青年人才“雁阵”作为补充。“通过‘春雁行动’,可以留住青年人才,促进他们的成长,为龙江储备人才队伍,这是打基础谋长远的百年大计。”王永清代表建议,建立“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人才发展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我省人才队伍培育的政策体系。配合“头雁”,形成优秀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给予“春雁”专项扶持,有计划、分梯次打造“金字塔”式“雁阵队伍”,进一步叫响和擦亮龙江“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人才政策品牌。

壮大民营经济〉〉〉

投资争过山海关

“我建议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出台激励民营企业政策,加快破解民营经济偏弱瓶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会议上,孙飞委员说,“我感到去年以来龙江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质量和效益还远远不够,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2019年,我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以及加强金融服务民企20项政策措施。当年,全省新登记企业近10万户,增长12.4%。

“我还建议建立企业家投诉热线,与市长热线12345合并在一起,随后转入优化营商管理局处理,使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相应的意见和问题得以及时处理,让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每时每刻都可以和市长及时沟通。”孙飞说,“反映的问题还可以梳理和分析,可为法治建设、行政规范、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回应了民营企业家的期盼。报告提出,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继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执行好各级领导联系企业家制度,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报告提出‘开展名企名家名牌培育行动,发挥企业家才能,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奖励有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营造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这一点说到企业界的心坎上。”张树乘代表说,“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最后很大程度上聚焦在企业家群体间的竞争,提高地区企业家群体素质是打造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张树乘建议,为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我省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应该聚焦打造高素质企业家群体,加强对企业家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系统培训和理念引导,实现高素质企业家群体与营商环境改善同频共振,协同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报告提出‘推动政银企保合作,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完善扩大再担保功能,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切中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孙长红委员说,“目前,全省上下正以优质政务服务提高企业对发展环境的认可和信任,让企业敢于投资,愿意投资,龙江正成为‘投资争过山海关’的兴业热土。”

相关阅读:
托马斯库克:世界首家旅行社破产 吉祥航空:参与央企混改,与东航交叉持股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