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入票据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数字技术在浙江落地生根
越来越多的数据印证,浙江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民众生活,也提高了公务效率。
“以前我见了湖北人很嫉妒!” 2019年12月20日,马云出席楚商大会时如此戏言,并寄语湖北要成数字时代枢纽。
作为“功勋杭州人”,马云被湖北省政府聘为经济顾问,而他创办的阿里巴巴通过生态体的力量,提供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数字浙江”建设全面开花结果的重要推动力。资料显示,在票据管理、政务服务、居民办事等诸多领域,浙江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高效。
正在消失的纸质发票
每个月,都会有一辆特殊的卡车抵达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这辆卡车的起点是票据印刷厂,载着一沓一沓的专用票据送至医院。成百上千包的票据,按不同的号段被医院的各个收费窗口领走。开好的存根联又将回到财务科,经过审核、保存,直到最终核销。
浙江省财政厅电子票据中心主任叶时宝展示电子票据。
财务科的赵越负责票据管理。在工作日,财务科办公区会堆起半米多高的票据存根联,等待赵越的审核。不过,审核完结不代表票据管理工作的结束,赵越和同事们还面临着存放这个大难题。按照规定,医院的票据必须保留一定年限后才可核销。如何存放成了让财务科科长许剑红最头大的问题。“医院的库房很紧张,经常要跟很多部门协调仓库问题。”
在高峰期,医院仓库里同时存放过8.2吨的票据存根联。票据的核销环节也是个大工程。根据核销流程,医院财务科先向财政厅上报申请,财政厅审核之后,派人核查票据。赵越再联系货车,将票据统一拉到富阳印刷厂焚毁。整个过程,医院财务科和财政厅的工作人员必须全程在场。一般来说,走完整个流程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套流程周而复始。如今,做票据管理三十年的赵越,终于有机会“解放”疲惫的四肢。
2018年,浙江在台州中心医院率先试点区块链技术。2019年,11家浙江省级医院上线区块链电子票据,截至目前,浙江507家公立医院电子票据取代了纸质票据。资料显示,该平台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支付宝发起,联合省大数据局、省卫健委、省医保局共同打造。邵逸夫医院成为浙江省内首批上链的医院。
现在,除了退药产生的少量票据之外,邵逸夫医院已经彻底告别了纸质“发票”,而赵越每天经手的票据存根只有一二十张。
浙江省财政厅电子票据中心主任叶时宝介绍说,“区块链技术杜绝了假发票、重复报销的可能,核验非常方便,病人也不用跑。”浙江在全国首创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目前,浙江省74家医院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电子票据流转和医保异地掌上报销,每年节省3000万票据印刷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不仅节省了纸张成本和医院的人工成本,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效应,杜绝了假票据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因为不用排队挂号和反复缴费,病人就医的整个流程大大缩短。
本来只想领结婚证,结果解决了五张证
在西湖边走了一圈后,汪卫平决定和童小林结婚。
汪卫平和童小林都是浙江省金华市兰溪人,一个住在女埠街道郎山村,一个住在游埠镇潦溪桥村,经人介绍才认识。汪卫平在兰溪本地做个体户,童小林则在杭州务工。聊了小半年后,两人议定于2019年7月31日领结婚证。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婚育户”联办的第一对“新人”。
这对准夫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成了新闻人物。那天正巧是兰溪推行“婚育户”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第一天。结婚、生子、上户口,人生大喜,但以往办理这些事项时需“多头跑、反复跑”,一些群众会感到“美中不足”。
兰溪作为金华市“婚育户”一件事的试点,在《浙江省推进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兰溪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加入了医保参保、市民卡事项,解决群众反复跑问题,实现结婚登记、生育登记、婚姻状况变更、市内(外)夫妻投靠落户、医保、市民卡即时办理。
简而言之,就是将原民政局结婚登记、公安局户口申报、卫健局准生证、医保局参保、社保卡(市民卡)办理等窗口整合为“婚育户”联办窗口,办事地点从分散的乡镇(街道)、派出所、医保局、社保局等,统一前移至联办窗口,直接在源头上一次性解决群众“多头跑”的问题。除了在窗口申请“婚育户”联办外,办事群众还可在“浙里办”APP上自行申请“婚育户”联办,线上同步提供相关服务。
汪卫平和童小林当时还不知道这些变化,以为办结婚证要排长队,于是起了个大早。刚走进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说,你们刚好是“婚育户”联办的第一对。这对新人还没弄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只是点头附和,他们想尽快办完结婚证。
不过没想到的是,除了结婚证,工作人员帮他们把生育、登记、医保、市民卡都一起办好了。就连童小林的户口迁移手续也一并办理了,总共用了半小时。汪卫平感叹不已,“政府机构效率高,为老百姓着想,全部帮你弄好了。以前听说没有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
资料显示,兰溪“婚育户”联办启动一个月后,已经办理87件事项,办理材料精减70%以上,时间减少了70%以上,办事环节和次数减少80%,由“至少跑5次”实现“最多跑1次”。
对于汪卫平和童小林来说,时间最宝贵。尽管生意不好做,他们还是盘了一个新店面,每天要忙12小时。在这对新人看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部手机来“巡村”
在浙江的另一个角落,宁波市宁海县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号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常住人口68.5万,分布在363个行政村。
宁波市宁海县的综治网格员,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多项村务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宁波市宁海县,共有村级综治网格员645名,将网格工作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平均每天上报各类事件信息500余条。这背后全凭移动政务应用“浙政钉”。
朱孝海是宁海县前童村联合村的综治网格员,一人负责联合村村里420多户常住居民、近300家商事主体以及外来人口的事件上报和信息修改。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笔录,光是积攒下的“民情日记”就能铺满办公桌。后来,朱孝海使用了手机反馈、汇报、监督、考核,但因为各个部门的系统互相独立,以致重复“打卡”,无端增加工作压力。
从2019年秋天开始,她明显感到工作“减负”了。借助“浙政钉”的“宁波基层治理平台”,事件上报、日常巡查、工作清单、任务清单和事件进度都一目了然,并能将上传数据自动保存,变成一本可移动的“工作日记本”。
“用上了这样的掌上治理平台,村民大小事事事留痕,解决问题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宁海县前童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主任伍敏学说。
以前,朱孝海一天最多要跑200多户人家了解情况,遇到棘手一点的问题,还要再跑到镇里一个个职能部门询问。现在一台手机一个APP就能全部搞定。
让数据多跑路,让网格员少跑腿、少重复填报,最终实现为基层网格员减负。而基层减负,决策层才能掌握真实民情。资料显示,目前,浙政钉帮助浙江政务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组(网格)六级的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属于首例。
截至2020年1月15日,浙里办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3000万;支付宝“浙里办”小程序的实名用户突破了2000万。政务应用APP“浙政钉”覆盖123万名公职人员;累计传输电子文件2.1亿件次,相当于减少使用A4纸张4700余吨。杭州城市大脑支持停车场日均泊车量增长13.61%,月均停车量增加了4.5万辆。
越来越多的数据印证,浙江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民众生活,也提高了公务效率。
新京报记者刘畅编辑赵泽校对张彦君